山灵亦为妇人哀,半路能令追骑回。
何似愚公长障塞,免教骸骨尽成灰。
山灵亦为妇人哀,半路能令追骑回。
何似愚公长障塞,免教骸骨尽成灰。
这首诗以“山灵亦为妇人哀”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山灵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半路能令追骑回”,描绘出山灵的神力,使得追赶的人马不得不折返,进一步强化了山灵的神秘力量。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山灵的敬畏之情。
后两句“何似愚公长障塞,免教骸骨尽成灰”,则引入了“愚公移山”的典故,将山灵与愚公进行对比。愚公坚持不懈,移山填海,最终实现愿望,象征着人的毅力和决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而山灵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却并未直接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结果。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愚公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一切障碍。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
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
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
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
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
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
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捲帘看。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