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
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
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旂。
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
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
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旂。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充满了皇家的气派与军事的严谨。首句“五校雕工劲”以“五校”象征狩猎队伍的庞大与组织的严密,“雕工劲”则形容了狩猎技艺的高超与战士们的勇猛。接下来的“三秋野兽肥”,既点明了狩猎季节的选择,也暗示了猎物的丰美。
“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两句,展现了狩猎不仅是对自然的征服,也是对军队纪律和战斗力的检验,体现了军事训练与实战演练的结合。通过“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这两句,诗人形象地描绘了猎人们机智勇敢、不畏艰难的形象,以及他们对猎物的精准捕捉。
“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旂”则收尾于狩猎成果的展示与壮观的场景。猎人们满载而归,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猎物,也展示了他们的英勇与团队协作精神。日落时分,猎场上的旗帜在余晖中闪耀,营造出一种胜利与荣耀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清代皇家狩猎活动的宏大场面,同时也蕴含了对军事训练、团队合作以及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
土木形骸惟恃酒,玉山颓唐妍不丑。
生平未得步兵厨,死时愿获陶家取。
君昔不喜卷白波,近来始解亲红友。
醉墨香流烟月融,新辞气压蛟龙吼。
嗟予壮怀久销铄,渐见垂杨欲生肘。
脱鱼宁复恋故渊,逐鹿愧乏捷足走。
半世无成学种梅,今春无花心自忸。
感君为写陇头春,宇宙经纶在君手。
迟日笼晴,温飙荐暑,入夏炎光初烁。
扇剪轻纨,裙裁白苎,松吹半掀华幕。
看槐柳、浓阴满,翛然似岩壑。寥寞。
恨佳游、星分雨散,流年换、憔悴几孤旧约。
仿佛绿琴声,记秦楼、欢笑如昨。
岁月欺人,惧芳华、先秋摇落。
任花开花谢,谁叩草玄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