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淮辕楚过三吴,铁轴膏轮每疾驱。
千里未能归北客,一觞来此别西湖。
门门灯火动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
明日归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啸樯乌。
背淮辕楚过三吴,铁轴膏轮每疾驱。
千里未能归北客,一觞来此别西湖。
门门灯火动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
明日归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啸樯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急促的旅程与临别之情。开篇“背淮辕楚过三吴,铁轴膏轮每疾驱”两句,写出了诗人乘坐车辆,以迅速的速度穿越淮河、江汉一带,直至三吴(指今浙江湖州一带)地区。这里通过“背”与“过”的动词使用,以及对车轴和轮子的描绘,传达出急促行进中的紧迫感。
接着,“千里未能归北客,一觞来此别西湖”两句,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虽有千里之遥的路程,但诗人还是选择在这西湖之滨,举杯告别。这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留恋,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
“门门灯火动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两句中,通过对夜晚门前灯火摇曳以及溪山迎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有些许伤感的情境。这是诗人在临别之际,对于这片曾经居住、工作或游历过的地方的一种怀念。
最后,“明日归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啸樯乌”两句,则预示了第二天将随着潮汐返回的决心,同时也留下了一份期待,希望友人能够看到自己离去后所留下的痕迹,即使是海浪中偶尔出现的一只水鸟(樯乌),也是对这段别离的一种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急促而又不舍的旅途心态,以及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视。
郁郁涧底树,扬英秋草前。
与君结欢爱,自比金石坚。
金石终不渝,欢爱终不疏。
一夕远离别,悠悠在中途。
相思未云变,音容定何如。
伤彼三春蕖,灼灼层华敷。
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
夫君来何晚,贱妾长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