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一渠添勺水,阶前万种列盆花。
绿杉落日司空屋,黄草秋风老杜家。
可有渔人寻晋、魏?偶同农父话桑麻。
高吟四壁飞天籁,兀坐忘机树影斜。
桥下一渠添勺水,阶前万种列盆花。
绿杉落日司空屋,黄草秋风老杜家。
可有渔人寻晋、魏?偶同农父话桑麻。
高吟四壁飞天籁,兀坐忘机树影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首句“桥下一渠添勺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一渠清水缓缓流淌,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接着,“阶前万种列盆花”则展现了庭院中繁花似锦的盛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绿杉落日司空屋,黄草秋风老杜家”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氛围。绿杉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翠,而黄草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是老杜家的岁月痕迹,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感。
“可有渔人寻晋、魏?”一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而“偶同农父话桑麻”则直接点明了与农民交流、探讨农事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人民的和谐共处。
最后,“高吟四壁飞天籁,兀坐忘机树影斜”两句,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与艺术中的状态。高声吟唱,仿佛能听到四周墙壁上传来的天籁之音;独自静坐,心无旁骛,只感受到树影斜长,时间仿佛静止,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南山凌苍冥,北山屹绝壁。
美人爱山住山中,恍似当年谢安石。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流滉漾蒸红霞。
渔郎到此惊且喜,祗疑误入仙人家。
草堂数间荫乔木,知是美人读书屋。
晴峰当户开秋渠,飞瀑萦林漱寒玉。
一从献策来皇都,西清东观恩宠殊。
长杨不奏子云赋,石室还紬太史书。
閒来却忆钓游处,桑梓迢迢隔烟雾。
旧时猿鹤今何如,应怨山人不归去。
何人写此家山图,长林远岫春模糊。
墨云翻空太阴黑,妙笔直与造化俱。
山腰小径仅如发,细看尚恐苔花滑。
断崖老树杳莫窥,似听孤猿啼夜月。
蹇予旧住金嶂西,别来芳草应凄凄。
对此新图忆丘壑,归心便逐秋鸿飞。
人生无如归去好,莫使山中迹如扫。
何当访子三顾山,共荷长镵拾瑶草。
《题尹内翰家山图》【明·何乔新】南山凌苍冥,北山屹绝壁。美人爱山住山中,恍似当年谢安石。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流滉漾蒸红霞。渔郎到此惊且喜,祗疑误入仙人家。草堂数间荫乔木,知是美人读书屋。晴峰当户开秋渠,飞瀑萦林漱寒玉。一从献策来皇都,西清东观恩宠殊。长杨不奏子云赋,石室还紬太史书。閒来却忆钓游处,桑梓迢迢隔烟雾。旧时猿鹤今何如,应怨山人不归去。何人写此家山图,长林远岫春模糊。墨云翻空太阴黑,妙笔直与造化俱。山腰小径仅如发,细看尚恐苔花滑。断崖老树杳莫窥,似听孤猿啼夜月。蹇予旧住金嶂西,别来芳草应凄凄。对此新图忆丘壑,归心便逐秋鸿飞。人生无如归去好,莫使山中迹如扫。何当访子三顾山,共荷长镵拾瑶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6L1dmJ8C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