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祸今朝解,天心果爱民。
但愁耳目异,平陂理非真。
巢父顾我笑,杞忧无乃辛。
过盛物当杀,刍狗大块仁。
唐室苦藩镇,典午汨胡尘。
扰扰蛮触事,谁能问苍旻。
努力中山酒,同作太平人。
帝祸今朝解,天心果爱民。
但愁耳目异,平陂理非真。
巢父顾我笑,杞忧无乃辛。
过盛物当杀,刍狗大块仁。
唐室苦藩镇,典午汨胡尘。
扰扰蛮触事,谁能问苍旻。
努力中山酒,同作太平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帝祸今朝解,天心果爱民”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乐观期待,认为朝廷的决策体现了对民众福祉的关怀。接着,“但愁耳目异,平陂理非真”则反映出诗人对变革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不真实情况的担忧。
“巢父顾我笑,杞忧无乃辛”引用了古代先贤的故事,以巢父的笑声来暗示变革中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这种忧虑被形容为“杞忧”,即对不必要的事情过度担忧。接下来的“过盛物当杀,刍狗大块仁”则是对过度追求物质繁荣的警告,强调了自然法则和仁慈的重要性。
“唐室苦藩镇,典午汨胡尘”回顾历史,批评了唐朝时期藩镇割据和外族入侵的问题,暗示这些历史教训在当下仍有其价值。最后,“扰扰蛮触事,谁能问苍旻”表达了对复杂社会问题的无奈,以及对更高力量的寻求,希望有人能解决这些问题。
“努力中山酒,同作太平人”则以轻松的口吻结束,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共同实现和平与繁荣。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未来挑战的深思。
云花鳞鳞山漠漠,重城平障芳阴薄。
腻雨轻吹飞复停,勾引东风到帘幕。
草滋微湿沾芳尘,陇头不见寻花人。
桃英梅萼同懊恼,水纹满涨金河春。
柳丝暝濛烟不醒,辘轳暂辍银瓶绠。
新莺未换谷中声,游蜂竟失阑前影。
丁香百结蕉有心,绡屏六曲春沉沉。
香抽翠缕火长续,馀寒扑锦笼朱琴。
江南春好多芳树,林园半是看花处。
明朝重整小红车,风光满路行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