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铨选异堂除,我笑兹言亦太迂。
四海九州均一治,六曹三省岂殊途。
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
会得只将忠实报,门生恩府漫称呼。
人言铨选异堂除,我笑兹言亦太迂。
四海九州均一治,六曹三省岂殊途。
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
会得只将忠实报,门生恩府漫称呼。
这首诗《杂兴(其一)》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官场选拔制度的见解与思考。
首句“人言铨选异堂除,我笑兹言亦太迂”,诗人直接反驳了他人对于选拔制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种观点过于陈旧和不合时宜。接下来,“四海九州均一治,六曹三省岂殊途”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治理国家的看法,即无论在何处,治理的原则和方法都应一致,不存在所谓的特殊途径或区别对待。
“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夏日雨水充沛,滋养了大地上的生物。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喻了诗人对于公平公正、普施恩泽的治理理念的追求。
最后,“会得只将忠实报,门生恩府漫称呼”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回报的理解,认为只有以忠诚之心行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报,而那些徒有虚名的称呼,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强调,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史浩对于公平、公正、忠诚等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泛杭川,临尘水。
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但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
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