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南塘·其一》
《挽赵南塘·其一》全文
宋 / 方大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

(0)
翻译
起初开放学校限制,他被延揽,却在周南停留了四十年。
他的文学才华震惊全国,怎肯把训诂之学让给前辈儒者。
他以孤高的忠诚自比为汉朝遗老,气概直逼唐代被贬的仙人。
昔日凤凰台的辉煌已成过往,但那百尺高楼依然矗立。
注释
初:开始。
学禁:学校招生的限制。
预招延:预先招揽。
俄:不久。
滞:停留。
周南: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南方。
四十年:四十多年。
大振:大力发扬。
文词:文学才华。
海内:全国。
训诂:古汉语的解释和研究。
让:让出。
儒先:前辈儒者。
孤忠:孤高的忠诚。
汉遗老:汉朝遗民或学者的自称。
高气:高尚的气节。
直凌:直逼。
唐谪仙:唐代被贬谪的诗人,如李白。
凤昔:昔日的凤凰台。
览辉:辉煌的景象。
今已矣:已经过去。
危楼:高耸的楼阁。
百尺:形容楼很高。
尚依然:仍然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大琮的作品,名为《挽赵南塘(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文学的重视,以及对于古代儒家思想的尊崇。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这里描绘了一种久违学术氛围的情景,学禁解除后,诗人急于恢复学问,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更是在表达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诗中提及“大振”,可能指的是文学或文化上的复兴。这种复兴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甚至影响到海外(惊海内)。诗人希望能够继承古代圣贤的教诲,将这份知识和智慧传递下去。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这里诗人自比为汉朝的遗老,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忠诚与坚守。同时,“高气直凌唐谪仙”则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志向,他将自己的抱负提升到了超越古代文学巨匠(唐谪仙)的高度。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最后两句,则是对过往荣耀的回顾与现实中的不易。诗人或许在感慨过往的辉煌岁月已经逝去,但即使面临困境(危楼百尺),他仍旧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追求、文化复兴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间的张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方大琮
朝代:宋

方大琮(1183-1247),字德润,号铁庵,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历任南剑州学教授、江西转运司参议官,将乐、永福知县,太府寺丞、右正言、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直舍人院、建宁知府、福建路转运判官。官终广东经略使,卒谥忠惠。
猜你喜欢

无题

秋蘋一寸风,吹我邺王台。

台边委黄落,穗帷化飞埃。

平生三径步,屐齿粘苍苔。

羁栖望不到,蝇头写归来。

人间持板手,欲展何由开。

再拜丈人行,卷投当琼瑰。

丈人龙眠龙,挟策奔风雷。

毫端须臾寄,一挽正始回。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

渊明不并世,此士谁为才。

紫鸾固超诣,白鸥竟何猜。

所期岂朝华,岁莫傥相陪。

(0)

戏书·其四

止酒废诗春昼长,颇知易戒复难忘。

戏于窗下还诗债,便欲花前唤索郎。

(0)

舟中戏作俳体·其一

皎齿青娥倚柁楼,楚波微动晚风秋。

不辞自去迎桃叶,两桨还须送莫愁。

(0)

次韵答董彦速

疏山翠气连眉妩,云外飞鸿点点愁。

只在吴头并楚尾,非关张掖至幽州。

著书繁露想成癖,待诏公车安足求。

何日芒鞋寻旧约,兰旌荪楫共优游。

(0)

东湖夜归赋诗二章呈驹甫师川·其一

春归土膏动,草际来和风。

厉厉气又严,晏阴似穷冬。

崇兰未含薰,蔽芾萧艾中。

仲长久埋照,幽期得无功。

湖光起遥裔,淑景复冲融。

连山倒垂碧,落日半规红。

不须劳意匠,物色自无穷。

(0)

司空山

主簿峰高昔所见,司空山深初未游。

但愿承平无路梗,不惮登涉寻岩幽。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