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偏伤独睡情,芭蕉点点助寒声。
分明隔著窗儿纸,直向心头滴到明。
夜雨偏伤独睡情,芭蕉点点助寒声。
分明隔著窗儿纸,直向心头滴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独自卧床时的内心情感。夜雨绵绵,不仅带来了湿冷的气息,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哀愁。芭蕉叶上的雨滴,如同细针般轻轻敲打,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大自然对女子孤独心境的回应。
“夜雨偏伤独睡情”,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夜雨与孤独的结合,让女子的思绪更加沉重。雨声、芭蕉叶的摩擦声,以及周围环境的寂静,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压抑的氛围,使得女子的内心情感得以充分展现。
“芭蕉点点助寒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声响如何加剧了女子的孤独感。芭蕉叶上的雨滴,每一滴都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这故事中充满了寒冷与寂寞。这些声音在女子耳边回响,似乎在提醒她,她并非独自一人面对这一切,而是与整个世界一同承受着这份孤独。
“分明隔著窗儿纸,直向心头滴到明”,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仿佛能感受到雨滴穿透窗户,直接落在她的心头,这种形象化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雨滴的每一次落下,都像是对女子心灵的一次重击,让她无法逃避这份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深夜雨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她面对孤独与哀愁时的无助与挣扎。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夜晚,让人不禁为女子的境遇感到同情与共鸣。
荒寺翼峰尖,到门日已隤。
寒犬出吠客,相见惊且哀。
忍述别后事,但问眠食佳。
结构依崖根,厨灶分隅隈。
皑皑雪争席,屋漏淅若筛。
诀绝妻子恩,甘此冰霜埋。
浮生觊不灭,劝我致敬斋。
我闻十种仙,终竟伤歧乖。
矧兹幽痗疾,惝恍證奇侅。
还恐泡幻影,起灭明镜台。
煮粥进园蔬,意厚难相陪。
拥炉夜不煖,语寂凄风来。
乱离幸一合,继见何由谐。
天明下山去,咽泪酸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