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四》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覆盖无分实与虚,太平有象史官书。

园林底用誇末至,山水惟应访遂初。

润到青蔬尤脆美,老添苍桧更扶疏。

是中广莫天同大,□□何妨有傲狙。

(0)
翻译
不论实际还是虚幻的事物,太平盛世的历史官都会记录。
园林再好,也不如探访自然之初,山水之间。
滋润了青菜,它们更加鲜嫩美味,老柏树增添了几分苍翠和疏朗。
这里广大无边,如同天地一般,即使有些许傲慢的猴子又何妨呢。
注释
实与虚:指现实与虚幻的事物。
太平有象:太平盛世的景象。
园林底用:园林有什么用处。
访遂初:探寻事物的本源。
润到青蔬:滋润的蔬菜。
苍桧:老柏树。
广莫:广大无边。
傲狙:傲慢的猴子,此处可能象征不驯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覆盖无分实与虚,太平有象史官书。"

这两句诗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天地万物纳入一幅壮丽的画卷中。“覆盖”二字,意味着一切都在自然规律之下平等无别,而“实与虚”的对举,则展现了诗人对世界复杂多面的深刻洞察。"太平有象"则是指自然界中的和谐状态已经被历代史官所记录,这里暗示着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好景象的赞美。

"园林底用誇末至,山水惟应访遂初。"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徜徉状态。“园林”指的是私家或皇室中精心布置的庭院,而“底用誇”则是说这些园林的装饰往往到了末期变得过度夸张。"山水惟应访遂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真诚而不加雕琢的喜爱,主张直接去体验大自然的最初面貌。

"润到青蔬尤脆美,老添苍桧更扶疏。"

这里描绘的是春天来临时植物生长的景象。“润到青蔬”指的是春雨滋润后,菜蔬变得更加鲜嫩可口;“老添苍桧”则是说树木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发茁壮。这些形容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更新换代过程的细腻观察。

"是中广莫天同大,□□何妨有傲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自我的关系的思考。“是中”指的是诗人所处的世界或心灵空间;“广莫天同大”则是说这个空间与天地一样宽广,没有界限。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内在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外在世界可能存在的傲慢态度持有批判性的看法。然而,由于"□□"处的文字不清,具体含义需要结合整体语境和上下文来推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个人内在世界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春日睡起

春眠仍值酒初酣,奈可梁间燕二三。

好梦断来何处续,落花风雨满江南。

(0)

茶陵竹枝歌十首·其十

溪上春流乱石多,劝郎慎勿浪经过。

莫道茶陵水清浅,年来平地亦风波。

(0)

佩之馈石首鱼有诗次韵奉谢

夜网初收晓市开,黄鱼无数一时来。

风流不斗莼丝品,软烂偏宜豆乳堆。

碧碗分香怜冷冽,金鳞出浪想崔嵬。

高堂正忆东邻送,诗句情多不易裁。

(0)

游西城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其四

残樽系马立斜阳,忽送秋声满树凉。

花落始知留客久,雨来偏为作诗忙。

山堂竹户寒犹闭,石径苔泥滑不妨。

独有园人爱沾洒,不随僮仆问归装。

(0)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二

僮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落,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0)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其一

婆娑独对皇天影,谈笑都来俗子喧。

芥子须弥还我闼,千红万紫亦春园。

心无牛口干秦穆,迹继龙头愧邴原。

江上神龟尾方曳,放情泥淖不须掀。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