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
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
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
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
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
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
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
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学府生活图景。开篇“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两句,通过游客们纷纷前往豫章(古地名),共同提及华林书院,传达了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渴望,以及对这所书院的推崇。"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两句,则描绘了书院的古老与尊贵,以及主人(可能是书院的主持或老师)在学术上的专注和投入。
接着,“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两句表达了教育能够传承文化,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最后,“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两句则描写了学生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和休憩的情景,这里的“四时花木绕书台”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书院的风光,也象征着知识的生长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写,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北风撼船头,终夜苦难寐。
暂寐遽惊觉,何如不成睡。
凌晨欲交睛,喧哗复惊悸。
问之见山来,谓是温州际。
楚门舟人家,樯帆与心系。
谁无遄归念,况乃此辈类。
我心重贤劳,所思在王事。
造物岂偏顾,悉愿委以遂。
寒暑尚有差,神明苦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