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言·其一》
《杂言·其一》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苍梧閟弓剑,阿阁无祥禽。

鲁叟已长喟,矧敢求之今。

区区莲勺人,伯气方浸淫。

纪年侈嘉瑞,作物诚何心。

隐显殆偶然,岂必闻韶音。

黄河千丈浑,岁月亦已深。

矫首不可俟,角里芝山阴。

(0)
注释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代指隐居之处。
閟:隐藏。
阿阁:高阁。
祥禽:吉祥的鸟。
鲁叟:鲁地的老者。
长喟:深深叹息。
区区:微小, 自谦之词。
莲勺人:比喻自己地位卑微。
伯气:大志向。
浸淫:逐渐增长。
纪年:记载年份。
侈嘉瑞:崇尚吉祥之事。
作物:种植作物。
诚:确实, 真正。
隐显:显赫与隐匿。
闻韶音:听到《韶》乐,象征美德。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岁月:时光。
矫首:抬头。
俟:等待。
角里芝山:芝山,传说中的仙山。
翻译
苍梧隐藏着宝剑,高阁上没有吉祥的鸟儿。
鲁地的老者已经深深感叹,更何况我如今怎能寻求。
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但志向正逐渐增长。
记载年份崇尚吉祥,种植作物又出于何种心意呢。
显赫与隐匿大概只是偶然,难道一定要听到《韶》乐吗。
黄河水千丈浑浊,时间也已如此深远。
抬头期盼不再可能,只能在芝山的阴暗处寻找答案。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言(其一)》,出自宋代诗人艾性夫之手。从诗中可以看出,艾性夫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古代器物,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苍梧閟弓剑,阿阁无祥禽。"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苍老的梧桐树上挂着古老的弓箭,以及阿阁山上没有吉祥的鸟兽,营造出一种沉郁、荒凉的氛围。这里的“梧桐”、“弓剑”等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鲁叟已长喟,矧敢求之今。" 这两句诗继续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鲁叟即孔子,长喟可能指的是孔子的教诲已经久远,矧(音jiǎo)则是一种古代的弓箭具,敢于求之今,则是在寻找那些失落的智慧和传统。

"区区莲勺人,伯气方浸淫。" 这两句诗中,“莲勺”是古代的一种祭器,而“伯气”则可能指的是一种崇高的品格或气度。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人那种高尚品德的赞美。

接下来的"纪年侈嘉瑞,作物诚何心。" 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岁月和自然万物所蕴含的情感与思考,而“隐显殆偶然,岂必闻韶音。” 则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无常性以及不必然听从传统声音(韶音)的思想。

最后,“黄河千丈浑,岁月亦已深。矫首不可俟,角里芝山阴。” 这四句诗,则是对黄河之壮阔与时间流逝的描绘,以及对于立即行动、不待迟疑的决心。在这里,“角里芝山”可能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或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古代器物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传统的怀念,以及对于个人立场和精神追求的坚持。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孤光千里与君逢,最爱无云四望通。
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

(0)

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

万石君贤再出麾,犹龙川上五歌时。
九重执宪清规在,十镇分忧白发知。
环禁申威星拱极,铃斋舒啸月侵帷。
金台下客思何报,愿上中和乐职诗。

(0)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0)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七·天门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0)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0)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四·风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
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