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摇淡荡,水国片帆轻。
怪石侵江出,奇峰截岸横。
浦云移远树,江月照行旌。
寥泊榕阴晚,清狂咏濯缨。
春风摇淡荡,水国片帆轻。
怪石侵江出,奇峰截岸横。
浦云移远树,江月照行旌。
寥泊榕阴晚,清狂咏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榕树潭边停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国风光的壮丽与静谧之美。
首句“春风摇淡荡”,以春风的轻柔与淡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柔和的基调。接着,“水国片帆轻”则将视线引向水面,一片轻盈的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曳,与春风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水上行舟图。
“怪石侵江出,奇峰截岸横”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江面两侧的自然景观。怪石突兀,仿佛要探出水面,奇峰耸立,横截岸边,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雄伟壮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奇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
“浦云移远树,江月照行旌”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近景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浦上的云朵似乎在缓缓移动,遮掩着远处的树木,而江面上的明月则照亮了行进中的船旗,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赋予了景象以诗意的意境。
最后,“寥泊榕阴晚,清狂咏濯缨”两句,诗人将自己融入到这幅画卷之中。傍晚时分,榕树下形成了一片浓密的阴影,诗人在此歇息,清风拂面,心情愉悦,不禁吟唱起洗涤心灵的歌曲。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国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
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
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
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
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
何以知其然,鸡犬相接迹。
无何困流转,卒岁下风趋。
看其日所为,自喜言不诬。
人皆竭民脂,我独求民瘼。
上官虽喑呜,民气得和乐。
体用夫何如,动静惟以诚。
夫岂今人欤,古人斯与并。
朝廷重县令,不减用儒盛。
六察与郎官,迁除匪他径。
公行始发轫,九万当自兹。
侍从近臣间,况复多己知。
菊开本丛丛,此种乃树树。
尝闻一丈黄,直谓庄周寓。
及兹锄移来,信可绳尺度。
乃知太华莲,十丈语非误。
陈君怯风景,酒尽不能酤。
遗我遣我愁,仍须堕言句。
更念贫无帷,何以致调护。
白石何凿凿,白鸟何鹤鹤。
吾行甚悠悠,物境自廓廓。
缅思友生良,顿使怀抱恶。
别辞固丁宁,醒矣转寂寞。
近犹已栏槛,远乃失城廓。
重惟始相遇,夫岂世所乐。
逮今信素交,是果天所酢。
相期振古风,相与务天爵。
兴时山水凭,意或风月托。
君亭足鸥鹭,我砌下鸟鹊。
诗盟寄閒嬉,笔势异强弱。
君诗似陈黄,君字如张索。
悠然正前瞻,渺矣已后落。
譬犹层台登,亦类中流泊。
怜我狂而疏,诲我详不略。
是行亦流转,敢谓逃束缚。
移官傥可归,故免听邻柝。
闲员苟得去,自此投远壑。
要期终身游,岂但今日约。
吾曹念元宾,学子慕有若。
至味匪盐梅,至乐非管籥。
四三分喜怒,非是论今昨。
扰扰与胶胶,休休仍莫莫。
《次韵在伯送行》【宋·赵蕃】白石何凿凿,白鸟何鹤鹤。吾行甚悠悠,物境自廓廓。缅思友生良,顿使怀抱恶。别辞固丁宁,醒矣转寂寞。近犹已栏槛,远乃失城廓。重惟始相遇,夫岂世所乐。逮今信素交,是果天所酢。相期振古风,相与务天爵。兴时山水凭,意或风月托。君亭足鸥鹭,我砌下鸟鹊。诗盟寄閒嬉,笔势异强弱。君诗似陈黄,君字如张索。悠然正前瞻,渺矣已后落。譬犹层台登,亦类中流泊。怜我狂而疏,诲我详不略。是行亦流转,敢谓逃束缚。移官傥可归,故免听邻柝。闲员苟得去,自此投远壑。要期终身游,岂但今日约。吾曹念元宾,学子慕有若。至味匪盐梅,至乐非管籥。四三分喜怒,非是论今昨。扰扰与胶胶,休休仍莫莫。
https://shici.929r.com/shici/6B2a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