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全文
唐 / 李嘉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开士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

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0)
注释
开士:高僧。
暮:傍晚。
饮茶:品茗。
碧嶂:翠绿山峦。
何劫石:何时形成的岩石。
恒沙:恒河沙粒。
炉烟:炉火燃烧产生的烟雾。
香慈竹:慈竹散发香气。
溪雨:清晨的溪水。
润觉花:滋润觉花。
道胜:修行之道超越。
法喜:欢喜之心。
迁客:贬谪之人。
沩华:指代宁静祥和的环境。
翻译
高僧傍晚共品茗,同坐高楼眺望三巴之地。
翠绿山峦不知何时形成的岩石,清澈江水流逝了多少恒河沙粒。
炉火燃烧,慈竹散发出香气,清晨的溪雨滋润着觉花。
修行之道超越自然,常怀欢喜之心,让贬谪之人也能感受到如沩山般的宁静喜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画面。开篇“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两句,设定了一个悠闲的下午时光,在这静谧中,几位文士相聚于高楼之上,一边品茗一边远眺,心旷神怡。"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沉感悟与哲思,山石和河沙似乎承载着时间的痕迹,而诗人却难以捉摸其深意。

以下两句“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更增添了一份生态之美。炉火燃烧产生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那慈爱的竹林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同时,清晨的细雨如时光的恩泽,滋润着花朵,让它们更加鲜活。

最后,“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以及对远方来客的一种期许。这里的“道胜”指的是禅师冯道胜,诗人通过这场聚会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佛法之悟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嘉祐
朝代:唐   字:从一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生辰:748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猜你喜欢

题倪云林画

云林先生老更迂,酒酣落笔元气俱。

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

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

参天古木蛟龙僵,赤叶已脱荆门霜。

北风萧萧白日暮,相偶应知不相附。

丹山之羽何时来,会待春色阴厓回。

(0)

京口王节妇歌

大江如带从左来,金山焦山碧崔嵬。

风吹杨卷度江去,妾心如山不可回。

忆昔移所天,岂独甘守节。

两草方缠绵,那知中道诀。

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箫不吹双凤皇。

纺绩给朝暮,蛾眉忽成霜。

蟏蛸网素壁,燕子归空梁。

生乖同室处,死期同穴藏。

郁郁山头树,已见参天长。

白璧须恶玷,白丝须恶染。

边声乱胡笳,万古悲蔡琰。

(0)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其二

皇威复禹迹,风气移荒陬。

千屯夹虎士,万斛回龙舟。

将军卫霍功,相国房杜谋。

我来览奇观,发兴属清秋。

已将函谷并,遂与洛阳侔。

所悲迫衰谢,蒙汜安可留。

目送桃叶远,水深凫雁洲。

清谈哂诸老,匡时忘远犹。

庶穷入极旷,慰此千里游。

(0)

侍御杨明夫归宜春因忆郡中园庐赋赠此句

宜春台望倍春辉,羡尔春还愿不违。

奉使独乘桓典马,过乡先著老莱衣。

莺啼别峤藏修竹,路隐重江出翠微。

问讯草堂松菊在,待予端乞圣恩归。

(0)

诏赐金海乘凉诗·其三

长松影里频移席,红藕香中谩驻桡。

玉殿金亭来避暑,若非缘福也难消。

(0)

见道傍梨花

万枝瑶雪倚风斜,似浣明妆候翠华。

日涉邮程春已暮,今朝初见马前花。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