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润三山,彤云缥缈间。
岂应无劲卒,谁与固重关。
鱼服困何急,龙髯去不还。
侍臣恩遇重,回首若为颜。
海气润三山,彤云缥缈间。
岂应无劲卒,谁与固重关。
鱼服困何急,龙髯去不还。
侍臣恩遇重,回首若为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丁亥年仲春时节,从岭南归来暂歇于家乡,阅读杜甫的《秦州杂咏》后,心生感慨,遂依其韵律创作的第七首诗。诗中通过“海气润三山,彤云缥缈间”描绘了一幅海面湿润、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岂应无劲卒,谁与固重关”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劲卒”比作坚定的力量,将“重关”比作坚固的防线,表达了对力量与坚守的思考。随后,“鱼服困何急,龙髯去不还”则以“鱼服”和“龙髯”作为象征,分别代表了困境中的挣扎与不可逆转的离别,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最后,“侍臣恩遇重,回首若为颜”表达了对忠诚与恩情的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人际关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请樵停斧柯,听我樵云歌。
问樵住何所,乃在山之阿。
朝樵林下风,暮樵谷中雨。
林风吹我衣,谷雨沾我履。
何如白云深处栖,采樵不离云东西。
有手自操修月斧,有足能蹋登天梯。
山头肤寸崇朝起,从龙化作天瓢水。
一洗八极黄埃空,随云复归岩壑里。
若有人兮被女萝,扳崖度岭无风波。
世间万事浮云过,樵云樵云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