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送临川先生于扬关神气困悴益甚然临别犹推蓬窗呼予者三良可伥也》
《再送临川先生于扬关神气困悴益甚然临别犹推蓬窗呼予者三良可伥也》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天气是为魂,地气是为魄。

斯人所濩持,仗此双丸力。

石亦有时剥,金亦有时消。

何况七尺身,百忧所感挠。

所贵学道人,神明长舂融。

诸艰不能折,垂老或愈充。

堂堂人中虎,梦周志未衰。

颠毛虽种种,犹思奋惊雷。

谁知骥且老,渐看鱼已赪。

乃缘小违沴,遂致大摧零。

北阙何迢迢,西风正发发。

登车三回首,屏营不可别。

永怀姑射神,尸居养天和。

尊生良有术,身孰与世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学道者的坚韧精神。诗人以“天气”和“地气”比喻人生环境的复杂多变,以“魂”和“魄”象征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力量。通过“石剥金消”的自然现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强调了学道之人凭借坚定的意志和超脱的精神,能够抵御外界的艰难困苦,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融通。

诗中提到的“堂堂人中虎”,象征着具有雄心壮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即使年老体衰,仍渴望施展宏图,如同“梦周志未衰”。然而,现实中的“颠毛种种”和“渐看鱼已赪”,则反映了岁月无情,身体逐渐衰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溢于言表,“登车三回首,屏营不可别”,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最后,诗人以“姑射神”、“尸居养天和”等典故,寄托了对友人保持内心宁静、顺应自然之道的期望,并对其“尊生良有术”的智慧表示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晚年境遇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学道者精神境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价值和自然哲学的思考。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承家兄自石城南归消息述赋五首·其五

风尘面目困支离,奔走归来已后期。

且慰家人乌鹊喜,徒劳汝弟鹡鸰悲。

檐花深夜频沾席,瓠叶清秋谩绕篱。

直待南征捣巢穴,林皋种豆尽相宜。

(0)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四

喜有连云树,仍多近水村。

偶来随杖屦,浑欲托丘樊。

山暝寒初落,滩低水自喧。

终然远城市,何用觅桃源。

(0)

归次杨林

汀树重重转,江船稍稍移。

浅沙惊欲荡,逆浪故相欺。

风起占鸦浴,云飞信马蹄。

凤山明月好,应怪客归迟。

(0)

宫体四时词答和欧阳原之·其三

金屋秋风起,铜盘夕露深。

水花红冉冉,宫树碧沉沉。

却望鸾旌影,微闻凤吹音。

月明瑶殿冷,香梦杳难寻。

(0)

守冻二首立春后二日·其二

风急牵樯涩,冰坚下楫难。

一程残雪里,三日大江干。

近渚时登眺,遥山只坐看。

到京犹十驿,谁与送飞翰。

(0)

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其三

近见湖洲客,因传三月书。

关河千里外,霜露九秋馀。

作县能知事,携家想定居。

几时苕霅上,相见采芙蕖。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