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远成岭,瞻高近无路。
蚁穿方右旋,螺盘忽左顾。
层冰惨不春,亭午冻犹冱。
倚天石僵立,拂地云暗度。
溪深下闻声,竹密上防露。
三休惜双屐,一让枉百步。
平生与世拗,兹行若予悟。
江湖胡不归,戎马正多故。
积翠远成岭,瞻高近无路。
蚁穿方右旋,螺盘忽左顾。
层冰惨不春,亭午冻犹冱。
倚天石僵立,拂地云暗度。
溪深下闻声,竹密上防露。
三休惜双屐,一让枉百步。
平生与世拗,兹行若予悟。
江湖胡不归,戎马正多故。
这首清代诗人徐荣的《拗岭》描绘了一幅山岭峻峭、环境险峻的画面。首句“积翠远成岭”展现了远处峰峦叠翠,仿佛连绵不断的画卷;“瞻高近无路”则写出山路崎岖,难以攀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蚁穿方右旋,螺盘忽左顾”,运用比喻,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如同蚂蚁爬行和螺蛳盘旋。
“层冰惨不春,亭午冻犹冱”描绘了严寒的冬日景象,即使正午时分,冰雪依然凝固,毫无春意。“倚天石僵立,拂地云暗度”则刻画出山石直插云霄,阴云低垂的氛围。诗人通过“溪深下闻声,竹密上防露”进一步渲染了山谷的幽深和湿冷,强调行走的艰难。
“三休惜双屐,一让枉百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的感慨,即使多次休息,也觉得每一步都值得珍惜,而让步则显得过于浪费。最后两句“平生与世拗,兹行若予悟”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一生与世俗相悖,这次的旅行让他有所领悟。然而,“江湖胡不归,戎马正多故”又流露出他对动荡不安的世事和未能回归江湖的遗憾,表达了对战乱时代的忧虑。
整体来看,《拗岭》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山水诗,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坚韧的性格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