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竹何时径出城,溪西亭上濯尘缨。
青山入座真成画,白鸟迎人似结盟。
风外懒便纱帽侧,雨前凉爱葛衣轻。
颇闻地主能延客,饮力何如阮步兵。
看竹何时径出城,溪西亭上濯尘缨。
青山入座真成画,白鸟迎人似结盟。
风外懒便纱帽侧,雨前凉爱葛衣轻。
颇闻地主能延客,饮力何如阮步兵。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溪西竹屋卷为陈千户赋》描绘了诗人对溪边竹屋的喜爱与向往。首句“看竹何时径出城”,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渴望,希望尽快逃离城市的喧嚣,投身自然之中。次句“溪西亭上濯尘缨”则写出了诗人想象在溪边亭子洗去尘世烦恼的情景。
“青山入座真成画”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青山与竹屋融为一体,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令人陶醉。“白鸟迎人似结盟”则通过拟人手法,写出白鸟亲近人的场景,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风外懒便纱帽侧,雨前凉爱葛衣轻”两句,描绘了竹屋环境的宜人,微风吹过,使人懒得戴帽子,雨前的清凉更让人喜爱轻便的葛衣,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享受。
最后,“颇闻地主能延客,饮力何如阮步兵”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热情好客和期待畅饮的心情,暗含对主人豪爽性格的赞赏,以阮籍自比,显示出诗人对竹屋主人的敬仰和对竹居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竹屋生活的宁静与惬意,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马怠车烦,载不起、万千愁思。
更无奈、黄尘扑面,西风刮耳。
地北天南知己少,朝晴暮雨流年驶。
向垆头、赏却紫貂裘,拚沉醉。曾自嘱,休憔悴。
奈提起,还挥泪。怕有人问着,少年心事。
人倦路遥斜日淡,天寒水浅飞鸢坠。
望荒榛、尽处有人家,苍烟起。
惊涛急溜淙淙响。喷沫鱼龙漾。
大滩十八馀滩百,更惶恐难傍。
奇峰扑面,恰与船头相向。
船尾裂云穿石,如在天上。长年贾勇声偏壮。
齐踏千层浪。盘涡笑撇双兰桨。似布帆风飏。
席帽轻衫,独倚舵楼凄爽。
忽忆那呵一曲,夜静犹唱。
两年滞天末,言旋苦不亟。
故乡忽在望,转复愁一切。
入门闻笑言,客心藉少慰。
妻孥喜且悲,讶我何憔悴。
琐屑问行踪,殷勤办粗粝。
有弟在中州,前月先我至。
把臂感离行,挑灯对同气。
我有孪生儿,双双了不异。
绕膝相唲呕,怜渠解人意。
家酿倾乌椑,味薄不成醉。
举杯共斟酌,抚事增歔欷。
因思作客初,危险历已备。
生还托梦想,残命真如寄。
骨肉得团圞,终荷皇天赐。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
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
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
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
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
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
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