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何人种,东风满坞花。
如闻鲁坛曲,或是董仙家。
谷口千林密,岩前数树斜。
明春移屋去,住近赤城霞。
山杏何人种,东风满坞花。
如闻鲁坛曲,或是董仙家。
谷口千林密,岩前数树斜。
明春移屋去,住近赤城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杏花坞景致,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杏与东风、鲁坛曲、董仙家、千林密与数树斜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山杏何人种,东风满坞花”开篇即点题,提出疑问,引人遐想。山杏在无人刻意种植的情况下,却在东风的吹拂下,满坞绽放,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暗含着对自然法则的赞美。
“如闻鲁坛曲,或是董仙家”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杏花坞与古代的音乐和仙家相联系,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鲁坛曲象征高雅的音乐艺术,董仙家则代表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两者结合,使得杏花坞仿佛成为了一个精神与艺术的圣地。
接下来,“谷口千林密,岩前数树斜”描绘了杏花坞周边的环境,千林密布,岩前数树斜倚,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又暗示了隐居生活的静谧与和谐。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春移屋去,住近赤城霞”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在来年春天,能够搬迁至靠近赤城霞的地方居住。赤城霞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理想之地,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神州五岳神所居,辽西乃有医巫闾。
长城不能断地脉,灵气盘结东扶馀。
翠屏万叠遮大漠,危峰千尺凌清虚。
砂头西奔似骇浪,山势北曳同衣袽。
石壁巉巉俯绝壑,泉流滴滴下深渠。
鼍冈磈礧苦折屐,鸟道盘屈惊摧车。
逶迤百折山之半,别开一洞栖猿狙。
山楼突兀凿新磴,佛火荒凉依旧庐。
攀厓披棘上绝顶,天风欲堕吹襟裾。
何当一埽狼烟息,山巅可勒燕然书。
兰蕙比君子,其德为不孤。
人物虽云异,气味乃匪殊。
托根深林下,不与桃李俱。
妖艳任纷纷,贞姿恒自如。
共言王者香,宜为禁苑居。
一朝移植后,雨露恣沾濡。
芬芳异凡卉,馥郁盈天衢。
采撷足纫佩,把玩堪怡娱。
发舒似迟晚,蠲洁无终初。
谁将幽静意,写此兰蕙图。
对之逐清赏,尘虑焉能纡。
呼童出门巷,止回俗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