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孤山》
《小孤山》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揽衣上小孤,遥看山海图。

近有影泽邑,室闾尽荒芜。

令尹不可见,堤柳树扶疏。

人远风尚存,室还道未纡。

欲傍柴桑阴,兹焉结吾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小孤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揽衣上小孤”,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披衣而起,踏上登山之旅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期待感。接着,“遥看山海图”一句,以“山海图”比喻眼前的壮丽景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幅画卷般的辽阔与壮美。

“近有影泽邑,室闾尽荒芜。”这两句笔锋一转,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了对小孤山周围村落的描绘。通过“影泽邑”和“室闾尽荒芜”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在时间长河中的消逝,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

“令尹不可见,堤柳树扶疏。”这里“令尹”指古代官职,此处借指地方官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感叹于如今的荒凉景象。而“堤柳树扶疏”则描绘了一幅柳树繁茂、生机勃勃的画面,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

“人远风尚存,室还道未纡。”这两句诗中,“人远风尚存”表达了尽管人已远离,但往日的风俗习惯依然留存,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室还道未纡”则暗示了道路虽曲折,但仍有归途,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有希望与出路。

最后,“欲傍柴桑阴,兹焉结吾庐。”诗人表达了想要在小孤山旁定居的愿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愿望不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迁,以及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张用宜丹房十咏·其四焙药

药室散清香,薰笼腾火气。

助我活人心,补泻随宜制。

(0)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其八禹穴瞻云

云出青山禹穴空,天南飞处逐清风。

贮看移向金銮上,便入氤氲五色中。

(0)

故友王梦熊竹

王猷宅里旧曾栽,又见新稍影过苔。

丹穴綵鸾飞去后,辽东白鹤未归来。

(0)

菊次韵二首·其二

啼过空庭络纬娘,一枝才见倚新妆。

南阳传谱非佳说,直到于今水尚香。

(0)

和进士胡公智留别字宗愚会稽人任御史终布政

久别重来到日边,那堪今又买归船。

人生离会如秋月,几度亏时几度圆。

(0)

题梅竹幽禽二首·其一

脩竹经霜翠,梅花带雪香。

幽禽如有意,相唤对斜阳。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