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
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
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开篇"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和名利场合的淡漠与不屑一顾之情,甚至连那些繁华和热闹也看作是虚幻易逝。"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则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地位的无所谓,以及愿意将远离尘嚣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邻里。
中间两句"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写出了诗人在山居中的清贫生活和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心境。"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现世的超脱,以及对于心灵自由和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映射出宋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甲午之冬,一笑分袂。交游累千,名字难记。
公虽它乡,常在眼底。公今隔世,犹见梦寐。
念昔与公,情同昆弟。老离闽山,再饮吴水。
三十年间,死尽流辈。顾瞻浮图,洪木翳翳。
丛林凋疏,变习日异。愿起公死,为砭为剂。
为师为承,为祥为瑞。千载追难,百年满易。
意长景促,人往物是。春寒野阴,感慨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