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春十三日大风雪》
《仲春十三日大风雪》全文
元 / 蒲道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两日东风何作恶,横将桃李花吹落。

阳和歘忽变寒威,晓来陡觉春衫薄。

纷纷扑面飞虫乱,细看六花惊雪作。

须臾眼界失旧观,玉殿琼林起沙漠。

细思节物恐差谬,始信化工难测度。

初迁乔木悔新莺,久屈重泉愁尺蠖。

仰天致诘不我酬,运候果谁司橐籥。

便当努力战客阴,一扫晴空开六幕。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仲春十三日大风雪》描绘了春季突然转变成严冬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两日东风何作恶”,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对东风突然转变的不满,暗示了春季温暖的风突然变得恶劣。接着,“横将桃李花吹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大风将盛开的花朵吹落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惊人之处。

“阳和歘忽变寒威”中的“阳和”指的是春天的温暖,而“寒威”的突然降临,表明了季节变化之迅速。诗人通过“晓来陡觉春衫薄”这一细节,细腻地表现了人们在气温骤降时的不适感。

接下来,“纷纷扑面飞虫乱,细看六花惊雪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风中雪花纷飞的场景,用“六花”形象地指出了雪花的形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场大雪的惊讶之情。

“须臾眼界失旧观,玉殿琼林起沙漠”则展示了大雪覆盖后的景象,将大地比作玉殿琼林,沙漠则是比喻大雪覆盖的广阔范围,形象生动。

“细思节物恐差谬,始信化工难测度”两句,诗人开始反思季节的变化是否正常,表达了对自然规律难以预测的感慨。

“初迁乔木悔新莺,久屈重泉愁尺蠖”运用了拟人手法,分别以新莺和尺蠖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无奈与忧虑。

“仰天致诘不我酬,运候果谁司橐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疑问,以及对自然界运作规律的敬畏。

最后,“便当努力战客阴,一扫晴空开六幕”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挑战,决心积极应对,期待未来的晴朗与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大风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蒲道源
朝代:元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猜你喜欢

寿京山李太封君八十·其一

驻世谁称陆地仙,竟陵秋雨芰荷船。

岁华欲问今多少,曾记兴皇入楚年。

(0)

双鹤六韵

白鹤归何暮,双飞下海田。

夜寒华表月,春暖玉台烟。

赴影随疏节,流声应别弦。

缑山疑是雪,吴市俨如仙。

燕雀空卑翼,蜉蝣自小年。

何当成六翮,飙举阆风前。

(0)

纪赐四十首·其十九赐内府新刻经史直解

献纳金华阅岁年,石渠同异已成编。

缥缃每向鸾扉献,琬琰新成玉府镌。

圣主渊衷开道籥,小臣丹悃托言筌。

还期至德登三五,经训当如日月悬。

(0)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一

齐城笳鼓玉音开,漳水楼船素幔回。

国运能堪倾栋厦,主恩已自彻泉台。

百身莫赎千秋泪,万事空悲一代才。

忍听雍门琴里调,牛山凝眺不胜哀。

(0)

送阮叔文上福州司理

六月征尘满玉鞍,闽方南路尚漫漫。

名家自擅词人赋,望郡重簪法吏冠。

过岭回看鸿雁白,逢秋应识荔枝丹。

中丞部曲无多在,忍问当时旧将坛。

(0)

送朱鞶峰鸿胪之金陵

二十年来忆旧欢,相逢斗酒醉长安。

尊前华发流光易,陌上骊歌别路难。

江月遥分鳷鹊观,宫云不散鵔鸃冠。

到来绵蕞开王会,剑佩声中拥汉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