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竹湖李端明·其一》
《挽竹湖李端明·其一》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千古筠溪节,名孙尚有诸。

敢言禁闼黯,勇退汉廷疏。

扫轨门如水,悬鱼饭只蔬。

讣传缨绂骇,惜绾不中书。

(0)
翻译
千年以来的筠溪节,孙氏家族仍有其名。
他敢于直言宫禁中的阴暗面,勇于辞官不受汉廷的荣华。
他的清廉如同门前流水,生活简单只有粗茶淡饭。
他的去世消息传来,令人震惊,可惜未能在中书任职。
注释
千古:历史悠久。
筠溪节:古代节日或纪念人物。
孙尚有诸:孙氏家族仍然有名望。
敢言:敢于直言。
禁闼:宫禁,皇宫内部。
黯:阴暗,不光明。
勇退:勇于辞官。
扫轨门:形容清廉无私。
悬鱼:比喻廉洁,不贪取。
饭只蔬:饮食简单,仅蔬菜而已。
讣传:讣告传出。
缨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职。
骇:震惊。
中书:古代官署,掌管机要文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汝腾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竹湖李端明。诗人赞扬了李端明高尚的品格,称其为千古以来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即使在朝廷中也敢于直言,勇于辞官。他生活简朴,门前清静如流水,饮食节制,仅以蔬菜为食。他的去世让朝廷官员震惊,惋惜他未能继续担任中书的重要职务。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其人品与贡献的怀念。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九叹·其五惜贤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㠁嵯。

扬精华以眩耀兮,芳郁渥而纯美。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

若由夷之纯美兮,介子推之隐山。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

叹曰:江湘油油长流汨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0)

深秋

霜寒金气重,落叶覆苍苔。

万木俱萧索,黄花独自开。

(0)

鸳鸯曲

双鸳并双翼,双宿复双飞。

清涟动双浴,明月照双归。

双浦沈双影,双花拂双颈。

眠沙双梦同,渡渚双心警。

双去双来处,双游双戏时。

双起随双鹭,双立视双鱼。

双舟举双桨,双莲碍双榜。

应有无双人,愿逐双鸳往。

(0)

秋思四首·其二

雨长苍苔满钓矶,坐令秋暑敛馀威。

天高月破残云出,野旷风惊蠹叶飞。

终岁锄犁犹不饱,万家砧杵独无衣。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0)

寄生树

嗟哉寄生树,微根不自立。

矗矗栖林壑,森森动原隰。

本非梁栋材,唯有禽鸟集。

纵逃千斧侵,宁免寒暑袭。

一朝失所托,早暮不相及。

人生同此寄,百年一呼吸。

湿沫偷呴濡,疏漏强缀葺。

未能与物化,安悟此机入。

吾每叹吾生,忧思继以泣。

托根非其所,举世沦以习。

老枝年岁晚,病叶风雨急。

神山眇何许,瑶草不可拾。

(0)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二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