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声流不息,何意遇君时。
桥指留侯碣,河通漂母祠。
双旌看北转,孤棹向南移。
握手他乡别,彤云寄所思。
波声流不息,何意遇君时。
桥指留侯碣,河通漂母祠。
双旌看北转,孤棹向南移。
握手他乡别,彤云寄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邳州相遇,友人即将北上的场景。通过“波声流不息”开篇,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氛围,暗含着对友人离别的感慨。接下来,“何意遇君时”一句,表达了意外相遇的惊喜与不舍之情。
“桥指留侯碣,河通漂母祠”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增添诗意,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长久。留侯碣和漂母祠分别与张良和韩信的恩情故事相关,此处暗喻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双旌看北转,孤棹向南移”描绘了友人乘船北行的情景,双旌象征着友人的队伍或地位,而“孤棹”则突出了诗人独自面对离别的孤独感。这一对比,强化了离别的情绪。
最后,“握手他乡别,彤云寄所思”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思念。握手是离别前的最后一刻温情,而“彤云”则象征着远方的思念,预示着即使相隔千里,心仍紧密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罢了沈香卮酒,有鸟能言,不嫌岑寂。
银河鹊渡,闲把旧辞书壁。
金经愿品,翠华石拟,矫敛珠钩,柔悬玉索。
最是窗前浪舞,槛外驯飞,杯艳无尽春碧。
似对徐黄粉本,素绡彩笔试色。
弄语娇模样,但题门芳伴,唤茶先识。
秋风偏妒,一霎绣帘云隔。
涨海尘昏沈恨处,剩珍珠狼籍。
浣花上苑,铭冢凭倦客。
梦影黏云无据。和他恨天残碧,销沈今古。
才逗歌尘,又惹离愁,迷却一条归路。年芳偷度。
怕无端紫曲门荒,茜裙人妒。
正分手短亭,绿暗烟雨。送了芳骢初去。
留将嫩莺还住。甚年年野火,烧不尽断肠处。
香堤尚记得,曾碍凤莲双步。
依前衬波南浦,别怀慵赋。
宫扇开时,讶锦窠云髻,新降仙姝。
含情暗欹粉靥,浓梦刚苏。
雕阑旧倚,傍瑶天、风露都殊。
春似怯、霞帷半卷,绿衣低捧琼盂。
洛浦频年怨别,恰归骢暂驻,教伴清娱。
殷勤坠香漫扫,歌席凭铺。
金裙舞罢,又幽禽、催唤提壶。
还仔细、罗屏雨重,玉妃酒困谁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