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出塞九首·其七》
《前出塞九首·其七》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0)
注释
驱马:策马。
天雨雪:纷飞的雪花。
军行:军队行进。
高山:险峻的高山。
径危:山路崎岖。
抱寒石:紧抱冰冷的石头。
指落:手指冻得。
曾冰间:在冰雪中。
汉月:故乡的明月。
筑城还:返回修建家园。
浮云:傍晚的浮云。
南征:向南方飘去。
可望不可攀:遥望可见,难以触及。
翻译
策马穿越纷飞的雪花,军队踏上了险峻的高山之路。
山路崎岖,士兵紧抱着冰冷的石头,手指冻得在冰雪中颤抖。
我们离故乡的明月越来越远,不知何时才能返回,修建家园。
傍晚的浮云向南方飘去,虽然遥望可见,却难以触及。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军队在恶劣天气中跋涉的景象。天降大雪,军队却不得不冒险进入高山之中,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辛。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行军过程中的困难和艰苦。道路狭窄而危险,士兵们不得不紧紧抓住冷硬的岩石,以免滑倒,而手指间甚至结出了冰霜,这些细节形象地展示了边塞生活的严酷。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这里,“汉月”代指内地之月,即诗人所思念的家乡。诗人在问自己,何时才能返回并重建家园。这不仅是对归期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最后两句通过远眺南方故土的浮动云朵,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深切思念。虽然能看到那些象征着家乡的云,但现实中却无法触及,这种距离感和无力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士兵们对于归属与安全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其一

登临兴引越山高,醉眼何曾识二豪。

戏马向来誇胜饯,卧龙此去记吾曹。

风前短发还羞杜,笔底新诗欲和陶。

赖有蛤蜊风味在,固应居士笑卢遨。

(0)

和汉老弟迎春

青旂小队唤渠频,新历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誇敏捷,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飞欲傍钗头月,雁过才归陌上人。

谁道土牛鞭不动,也能脚底散阳春。

(0)

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一

市无晨饮助加餐,空愧先生苜蓿盘。

尚有园人供菜把,漫劳稚子写牌单。

俸钱先自无多了,宾客从来不惯看。

已誓长斋依绣佛,妻孥休怪瘦栾栾。

(0)

次韵袁升之游海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其二

年年花叶炫虚空,岁月循环十二宫。

对植霜天无赖碧,特开金地可怜红。

长春比并何妨别,密雪交加有底同。

不必传神呼赵老,君诗元在典刑中。

(0)

咏史八首·其三谢道韫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

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0)

赠吴仰云

云巾羽扇得真如,不用羞惭非故吾。

入手千般休说巧,转头一著不为愚。

尘中羁绊无还有,物外逍遥有若无。

我若忘机曾悟此,烟波鸥鹭是吾徒。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