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泪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泪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湘灵操》,以湘水和九疑山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皇者的深深怀念和期待。诗中通过描绘湘水的九支与九疑山的神秘,象征皇者的离去如同龙飞升天,遥不可及。诗人表达了对与皇者生时共享宫殿、死后共葬穴的深情,以及对皇者衣裳和车辙的追忆,寄托了对皇者回归的期盼。
"生同宫,死同穴"的誓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坚贞的坚守;"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则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哀思画卷。最后,诗人借湘水和山石的泪水与斑痕,寓言了自己对皇者的无尽思念,以及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象征意味,体现了杨维桢在元末明初动荡时期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长笑羲娥不停轨。
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
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飘然下,赤城游戏。
且山泽留连作臞仙,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