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
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
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
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
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
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
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
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再游平山堂》。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平山堂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距离之近与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对平山堂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颔联“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则透露出诗人在公务繁忙之余,仍不忘与宾客共聚平山堂,享受片刻的欢愉时光,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因为忙碌的工作常常让诗人无法尽情享受生活。
颈联“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傍晚的云彩与远处的山峦融为一体,而诗人醉眼朦胧间,仿佛打开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
尾联“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感叹自己虽已年老,但兴致未减,面对即将凋零的菊花,诗人不仅没有哀伤,反而更加豪情满怀,举杯畅饮,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平山堂的深厚感情,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一别杜陵归未期,只凭魂梦接亲知。
近来欲睡兼难睡,夜夜夜深闻子规。
几岁干戈阻路岐,忆山心切与心违。
时难何处披衷抱,日日日斜空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