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孤高的意境。"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投射,万物萧瑟,自己却独立于世俗之外,与同道者共同享受超脱尘世的喜悦。"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精神状态,贞洁的风骨不畏严寒,即便是雪花也不能阻挡其高洁的情操;高尚的节操更是有凌驾于云端之志,表现出诗人对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转而描绘了一种柔和而又略带迷离的景象。细微的音韵随着刚刚起始的春风传播,而浓重的云雾在艳阳下愈加氤氲,似乎预示着一种变化即将到来的气氛。
最后两句"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赖和不舍。这里的"因题"可能是指某种契机或缘由,而这种缘由让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感到珍惜,不忍心短暂分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性格中的温柔和重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高洁品格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忽忆罗浮惊梦,半帘花雾,香入虚无。
一任朱楼斜掩,黄鸟频呼。
月阴转、深藏丰韵,霜痕淡、越显肌肤。
对他愁,轻妆受冻,疏影难扶。
清癯东君传信,百花根动,草短平芜。
管领芳菲,水边先把一枝图。
笛声横、落英自扫,陇书断、新酿谁沽。
为调羹,冲寒先发,春满皇都。
浣月亭空,樵云阁倚,几回共泛吟船。
岸柳垂青,分明张绪当年。
琴樽泥醉流连处,悄寻思、梦影堪怜。
似南花,蕉鹿成阴,栩蝶成烟。
水光山色还依旧,只鬓丝禅榻,老去樊川。
画里相寻,乡心夜夜湖边。
天涯重话联床雨,莫羡它、沙上鸥眠。
认巾峰,塔外斜阳,林外鸣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