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得陈夏木书》
《喜得陈夏木书》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岂是盗名字小山,书来短发及秋删。

遐心匪卷流黄席,我面有如古玉颜。

七尺平分天地辱,五常不理剑冠顽。

佩瑱阿谷犹吾党,泽畔先询屈子蕳。

(0)
鉴赏

此诗《喜得陈夏木书》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友人书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岂是盗名字小山”以反问形式开篇,暗示并非因名利而结交,而是基于深厚友谊。接着“书来短发及秋删”描绘了收到书信后,诗人剪去短发以示庆祝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遐心匪卷流黄席,我面有如古玉颜”两句,诗人以“遐心”自喻,表示自己的心灵不受世俗束缚,如同不卷起的黄席般自由;同时,通过“我面有如古玉颜”描绘自己容颜如古玉般温润,既表达了对自身品格的自豪,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惜和尊重。

“七尺平分天地辱,五常不理剑冠顽”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思考。七尺之躯,代表人的存在,面对天地间的荣辱,诗人认为不应被外在的荣辱所左右,应坚守内在的道德准则。“五常不理剑冠顽”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基本的道德规范,诗人强调不应让外在的物质或形式(如剑冠)影响内心的道德判断。

最后,“佩瑱阿谷犹吾党,泽畔先询屈子蕳”两句,诗人以古代贤士屈原为榜样,表达自己与友人共同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决心。佩瑱阿谷象征着与友人志同道合,泽畔询问屈子蕳则表明了对历史先贤的敬仰,以及对未来行动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道德观念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我品格的坚守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其三

旧说春寒花较迟,况今冰雪已逾时。

一枝借得书窗暖,未许游蜂戏蝶知。

(0)

到江口寺

已绝朱林渡,还瞻白塔擎。

欲从微径陟,复命小舟横。

(0)

馀干登眺有怀·其二

溪山虽好政须人,终日伥伥此水滨。

试并栏干一回首,祇馀鸥鸟似相亲。

(0)

过王宗臣允元园庐三首·其一

大梁城里王居士,园有江南数种梅。

乱后只疑随劫火,那知移向此间来。

(0)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其十九

农事催人未遽央,种秧未了插秧忙。

田家作苦吾常逸,所愧饥寒趋路旁。

(0)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其一

尘埃彷佛前朝寺,客子今缘避雨来。

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