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流不尽,惆怅独思君。
定论收遗骨,诸贤愧建文。
山空鸲鹆怨,香酷麝麋群。
今日长陵道,哀猿不可闻。
清川流不尽,惆怅独思君。
定论收遗骨,诸贤愧建文。
山空鸲鹆怨,香酷麝麋群。
今日长陵道,哀猿不可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木末亭吊方正学先生墓和董陆诸君作(其二)》。诗中以清川为引子,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感慨。首句“清川流不尽”描绘了水流不息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延。接着,“惆怅独思君”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定论收遗骨”,可能是指历史的评价最终会为逝者留下公正的结论,暗含对友人高尚品德与伟大贡献的肯定。而“诸贤愧建文”则可能是在感叹其他贤者的成就与友人相比略显不足,进一步强调了对方的卓越。
“山空鸲鹆怨,香酷麝麋群”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抒发情感。山中的空寂与鸲鹆的哀鸣,以及麝麋群的香浓,都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最后,“今日长陵道,哀猿不可闻”将思绪拉回现实,点明了地点——长陵道,这是古代帝王陵寝所在之地,暗示友人已逝,无法再听到哀猿之声,进一步强化了哀伤与怀念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追忆与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公正评价的期待与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
粼粼海边庾,积粟半红腐。
每岁犹转输,道路日旁午。
簸扬随沙尘,漂流任风雨。
辛勤千里来,输十不得五。
田家米如珠,官仓贱如土。
岂是入官人,不知作田苦。
今日好分司,岂弟民父母。
为国仍为民,岂徒为小补。
我家旧住东海滨,盘餐市远惟鲜鳞。
腐儒粗粝自安分,筵前不慕罗奇珍。
十年谬窃黄扉禄,堂膳虚叨大官肉。
太牢滋味违贱肠,翻忆鱼羹常不足。
秋风萧瑟吹蚤寒,莼鲈野兴归张翰。
盐梅调剂邈无效,回思鼎耳殊汗颜。
江湖悠悠隔霄汉,从今取足鱼羹饭。
食芹知美敢忘君,欲献无由发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