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应举议归鄞江》
《送应举议归鄞江》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明府才能赡,三吴旧缙绅。

遐方得循吏,圣代喜儒臣。

鄞水南归海,丹山东入闽。

因知怀惠日,两地总阳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为友人参加科举考试后归乡所作。诗中赞扬了友人的才能与品德,表达了对友人成为循吏、儒臣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首句“明府才能赡”赞美友人的才华丰富,接着“三吴旧缙绅”点出友人来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地区,暗示其家族背景深厚。随后,“遐方得循吏,圣代喜儒臣”两句进一步肯定友人不仅才智出众,更具备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品质,符合圣明时代对官员的期望。

“鄞水南归海,丹山东入闽”描绘了友人归乡的路线,鄞水与丹山分别代表友人出发地与目的地,形象地展现了友人从远方归来的情景。“因知怀惠日,两地总阳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将仁爱与福祉带回家乡的期许,认为无论在何处,友人都能如同春日般温暖人心,带来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友人才华、品德以及未来美好前景的赞赏与祝福,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其十二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和岩赋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0)

鹧鸪天.暮春

一片伤心对落红,可怜春尽雨声中。

帘前飘忽常憎燕,檐下盘旋最恼蜂。

休怨雨,莫愁风,繁华大抵易成空。

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

(0)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六王屋山

析城山头望王屋,险绝转疑不可登。

白云先生笑招手,兴本难遏机许乘。

山行两日始得达,昂首一眺惊崚嶒。

预戒仆夫卸鞍辔,扶持独仗猢狲藤。

上方云气屡开合,千变万化得未曾。

雷声踔厉走足下,神龙掉尾看飞腾。

大地弥漫不可辨,此身高踞天几层。

瓣香默祝愿开霁,精诚感格神斯凭。

天风吹拂露真面,杲杲之日从东升。

峰巅突兀俨车盖,始信命名非无征。

群山罗列竞环拱,绝似孙子承高曾。

仰看屋角挂北斗,俯听下界喧苍蝇。

我欲挥手谢时辈,婚嫁未毕尘心增。

剩将一事傲太白,落花亲扫吾所能。

(0)

念奴娇·其六送李云田往吴门,次留别韵

昨来良会,喜长歌才已,短歌重续。

杂坐挥毫纷气色,好手人思得鹿。

大雅扶轮,小山承盖,慢戏非同束。

奇文共赏,为欢真觉难足。

就里才子君虞,文心肆映,绣结金还蹙。

惆怅风流云散遽,忽忽摇魂送目。

司马挑琴,鄂君覆被,君有兼人福。

怜不羁旅,朔风吹老茅屋。

(0)

菩萨蛮.弋阳道中·其二十九岁作

落膘寒汀烟漠漠。漠漠烟汀寒膘落。流水野塘秋。

秋塘野水流。露幽藏古树。树古藏幽露。

明月伴人行。行人伴月明。

(0)

浪淘沙.七夕.新月一弓弯,乌鹊桥圜,云帡缥缈度银湾。天上恐无莲漏滴,忘却更残

莫为见时难,锦泪潸潸。有人犹自独凭阑。

若果一年真一度,还胜人间。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