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衣綦履誉乡邻,六十年来老此身。
庭畔霜枝徒有夜,镜中云鬓久无春。
每因顾影啼成雨,翻为旌门切作颦。
百岁双飞元所志,不求国难表忠臣。
缟衣綦履誉乡邻,六十年来老此身。
庭畔霜枝徒有夜,镜中云鬓久无春。
每因顾影啼成雨,翻为旌门切作颦。
百岁双飞元所志,不求国难表忠臣。
这首《节妇篇》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坚守贞操、终其一生的女性形象。诗中的“缟衣綦履”描绘了节妇朴素而庄重的装扮,与她内心的高洁相映成趣。“六十年来老此身”则道出了她一生的坚守与孤独,岁月流转,青春不再,但她的贞操之志却如磐石般坚定。
“庭畔霜枝徒有夜,镜中云鬓久无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衰败来象征节妇年华的老去,同时暗示她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韧。霜枝与云鬓,既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是她个人命运的隐喻。
“每因顾影啼成雨,翻为旌门切作颦”则进一步展现了节妇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时常对着自己的倒影哭泣,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而“旌门切作颦”则可能是指她面对外界非议时的无奈与抗争。
最后,“百岁双飞元所志,不求国难表忠臣”表达了节妇对爱情与贞操的执着追求,并非为了国家大义,而是出于个人内心的信念与坚持。这种对个人情感的坚守,即便在百岁高龄,也未曾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节妇一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她个人的悲剧色彩,更蕴含了对贞操、坚守与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天河洗玉通银浦,云气成龙或成虎。
金丝剪断黄台瓜,萼绿五枝生五花。
让王不在荆蛮俗,李家兄弟真骨肉。
醉归何处戏毬场,黄衣天人是三郎。
十幅大衾惊裂纩,西风夜入金鸡障。
五马一龙龙化猪,大绷儿在黄金舆。
青骡万里蚕丛路,雄狐尚复将雌去。
凉州曲破可奈何,至今玉笛忆宁哥。
大江从西来,万里流汤汤。
维唐社稷臣,勋业载旂常。
天子在房陵,女后御明堂。
晨闻牝鸡鸣,腥闻溢穹苍。
猗公秉忠义,耿耿立庙廊。
周旋极黾勉,论议忽慨慷。
载御卷冕归,宗社奕有光。
岂徒保国祚,实欲扶天常。
云孙江州牧,宫庙荐烝尝。
豆笾孔严洁,丝石载铿锵。
再拜久屏息,低回想忠良。
作歌劝臣子,百代踵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