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百花洲寄孟山人于紫薇村》
《泊百花洲寄孟山人于紫薇村》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百花洲上髯翁宅,几度维舟就君客。

城头古台横月明,台下胥江向城白。

落日曾回曙坞船,秋风屡挂横塘席。

喜君好事瓶罍赊,喜君幽居门巷僻。

一朝到门主已非,池塘柳色空依依。

叹息此翁无住著,十年九徙何时归。

山中云物知好在,旧日酒徒应到稀。

自笑无家犹畏徙,局蹐里中徒忍饥。

不如放浪从君去,爱杀村翁住紫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流芳在百花洲上拜访孟山人的经历,以及对孟山人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情、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百花洲上髯翁宅”,点明了地点和人物,一个须发苍苍的老者居住在百花洲上。接着,“几度维舟就君客”描述了诗人多次乘船前来拜访孟山人的场景,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城头古台横月明,台下胥江向城白”两句,通过描绘夜晚城头古台上的明月和下方胥江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落日曾回曙坞船,秋风屡挂横塘席”则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落日时分返回,以及秋风吹过横塘时的情景,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喜君好事瓶罍赊,喜君幽居门巷僻”表达了诗人对孟山人生活方式的赞赏,尤其是他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寄托。

然而,“一朝到门主已非,池塘柳色空依依”两句揭示了孟山人生活状态的改变,主人已经不在,只有池塘边的柳树还在默默守候。这不仅是对孟山人离世的哀悼,也是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山中云物知好在,旧日酒徒应到稀”表达了诗人对孟山人过去生活情景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孟山人一同饮酒作乐的朋友可能越来越少。这既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友情逐渐淡漠的无奈。

“自笑无家犹畏徙,局蹐里中徒忍饥”则是诗人自我的反思,表达了自己虽然没有家,但仍然害怕迁移,忍受着生活的艰辛。这反映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不满。

“不如放浪从君去,爱杀村翁住紫薇”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希望像孟山人一样,过着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孟山人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望蓬莱·醴泉好

醴泉好,风物雅幽幽。
须把恶缘如省悟,宜将善事争持修。
闹里莫投头。
予省也,遂把内丹收。
对景摅情横写字,有时归去倒骑牛。
道号号无

(0)

望蓬莱·听我劝

听我劝,公莫谩风流。
猿马不闲空践野,光阴虚过度春秋。
怎得免荒丘。
如省悟,急急把心收。
对景直须抛亡想,於身若是少贪求。
何用道

(0)

望蓬莱·词意悟

词意悟,就上好修修。
意马心猿都捉住,攀缘爱念一齐休。
善事莫迟留。
三教好,妙理最深幽。
摆脱浮生并世事,这回前路赴蓬洲。
此个是归

(0)

望蓬莱·未入道

未入道,休要执中迷。
先且牢擒劣马子,切须缚住耍猿儿。
款款做修持。
如省悟,勘破女男妻。
自在假身常锻炼,逍遥真性得推移。
应是上瑶

(0)

满庭芳 未欲脱家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当。
晨参夜礼,长是名香。
渐渐财疏色减,看分寸、营养爷娘。
擒猿马,古来一句,柔弱胜刚强。
从长。
凡百事,先人后己,勤认炎凉。
与六亲和睦,朋友圆方。
宗祖灵祠祭飨,频行孝、以序思量。
逢佳节,欢欣访饮,齐唱满庭芳。

(0)

渔家傲 京兆道友

得得中间寻得得。
王三默诀唯王六。
若要清静如白玉。
独自宿。
余自须要除情欲。
这个灵童明似烛。
惺惺能唱无生曲。
日住公家公不识。
休寻觅。
心澄便是真消息。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