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西蜀两元宵,总去家山道路遥。
来岁乞归逢此夕,故乡灯火沸笙箫。
京华西蜀两元宵,总去家山道路遥。
来岁乞归逢此夕,故乡灯火沸笙箫。
这首《蜀中元夕》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比京城与蜀地的元宵节景象,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于团圆与归乡的渴望。
首句“京华西蜀两元宵”,开篇即点出京城与蜀地同时庆祝元宵节的情景,两地虽同为佳节,却各具特色。接着“总去家山道路遥”一句,道出了诗人身处异乡,与家乡相隔遥远的事实,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后两句“来岁乞归逢此夕,故乡灯火沸笙箫”,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一年的憧憬。他期待着能够回到故乡,再次与家人共度元宵佳节,那时的家乡定会灯火辉煌,乐声悠扬,充满欢声笑语。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既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对团聚时刻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与想象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团圆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
银冶二女祠,抚州之金溪。
其家姓葛氏,无字年未笄。
羞颜不出户,宛娈守礼仪。
在唐宝历岁,其父为胥吏。
官家起银场,日夜遭箠楚。
勤红问父苦,玉颊啼朱雨。
父命斯易活,誓以死相许。
禽兽尚知义,报父宁死心。
投身入银冶,遂化成白金。
郡县惊且叹,奏名上朝端。
下诏罢炉冶,鸡犬皆平安。
已经五百岁,历历人犹传。
荒祠俯流水,像设还俨然。
世间尽儿女,此事谁能前?
缇萦费娥去,未有堪比伦。
可比惟英皇,双魂抱烦冤。
至今湘江竹,出土含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