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褚籥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褚籥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李邕书法作品《光八郎帖》的赞美。诗中首先称颂李邕的书法技艺高超,堪与古代名家如褚遂良和欧阳询等比肩,甚至能超越他们。接着,诗人将李邕的才华比喻为“永戟摧羲锋”,意指其笔力之强,如同长戟破开羲皇时代的书法高峰。诗人接着提到“襄阳公”——指李邕,表示他对书法的鉴赏力极高,如同青毡(古代珍贵的坐具,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般历经世事而品质不改。
最后,诗人期待如果能有幸再次见到李邕的墨宝,就如同青毡与旧识重逢,定会再现当年延平龙(即龙飞凤舞的神采)般的艺术盛况。整首诗以书法艺术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李邕书法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近畿贤太守,陆地隐神仙。
功高玉记,名通紫府自长年。
拂拭壶中光景,游戏人间风月,富贵本青毡。
十载五分牧,惠泽浸江天。把文章,做勋业,德才全。
龟峰堂上,满城和气入歌筵。
春在百花庭院,坐拥十眉珠翠,寿酒吸长川。
来岁称觞处,稳向凤池边。
乃翁五车读,弓剑初一命。
九十归田园,颜丹眼如镜。
客来不告倦,笔落有馀劲。
霜严草花落,松柏独也正。
吾怜盼与札,徐阅襄昭定。
济美竟寂寞,陈编漫辉映。
翁家戏綵郎,足继贤业盛。
雄词逼王杨,奥学窥韩孟。
援今校古昔,两翁犹此病。
今段天试君,处此要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