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霞色,似气不相成。
形若似云云不是,形如拖扫气纷纷,识者自详因。
占霞色,似气不相成。
形若似云云不是,形如拖扫气纷纷,识者自详因。
这首诗以“占霞色”开篇,描绘了一幅霞光与云彩交织的画面,却在“似气不相成”中透露出一种微妙的矛盾感。接下来,“形若似云云不是,形如拖扫气纷纷”,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将霞光与云彩的形态与某种无形之气的流动进行类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也隐含了对世间事物难以捉摸本质的哲思。最后,“识者自详因”,则点明了只有那些具有深刻洞察力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义,暗示了诗中的意象和比喻背后深藏的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言哲理,通过对霞光、云彩和无形之气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难以完全把握的感慨,同时也启示人们应具备深入思考和理解复杂现象的能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技巧,使得自然景象与抽象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哲学深度。
阆风老仙,颉佩飞霞,翳凤骑麟。
况眼窄乾坤,气凌河渭,胸吞渠禄,笔洒烟雪。
某水某丘,我觞我咏,物外何曾着一尘。
萧闲处,狎沙鸥半席,更许谁分。
图开家庆团栾。
要说甚、垂弧岳降神。
看延桂堂前,斑衣采采,茁兰阶下,玉树森森。
绀发长新,丹芝未老,笑傲壶天不尽春。
东山好,恐未容高卧,又起经纶。
说与黄花,九日今朝,同谁举觞。
笑指点行囊,虽然羞涩,*来闹市,怎忍荒凉。
螯压橙香,酒浮萸紫,醉脱乌纱鬓欲霜。
孤云外,是吾庐三径,归兴偏长。
催人苒苒年光。
问役役、浮生着甚忙。
自东篱人去,总成陈迹,龙山饮散,几度斜阳。
人物雕零。
乾坤空阔,世事浮沉醉梦场。
登高处,倚西风长啸,任我疏狂。
,戏调此词以自述独酌新丰,任疏放、从人不识。
还只是、旧时把酒,秋风狂客。
颠倒天吴归短褐,风涛岁月头将白。
笑平生、尽有气如虹,难教屈。
也不学,悲弹铗。
也不作,谭扪虱。
共梅花心事,岁寒冰雪。
眼底山川徒历遍,胸中史记无雄笔。
合归来、依旧饭吾牛,歌明月。
飞台千尺。
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