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朱门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朱门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呈所知》,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于前程的迷茫与困惑。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由于地理距离和时间因素,无法即刻返回家乡,同时也预示着他对将要到来的离别之痛的预感。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这里,诗人面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困惑与忧虑,每当跨上马背准备出发时,都会因为年关将至而感到烦恼。岁末之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这种时节尤其能勾起思乡的情绪。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没有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的感慨,以及他一生的辛酸和努力都倾注在了诗歌之中。诗歌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
"朱门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 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权贵生活的冷漠与疏离,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孤寂和寒冷时,只能向无言的夜空发问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境界。
机宜韩氏,不就承荫,无心进修举业。
惟恐名缰相引,无休无歇。
更有一般高见,鼓盆歌、转生欢悦。
常落魄,访村杯闲饮,不拘时节。
不管儿孙生计,便拖条藜杖,远离巢穴。
经载忘归,惟好嘲风咏月。
稍似山侗活路,傥留心、搜寻秘诀。
转开悟,做真修,仙班同列。
全真门户,清净根源。住行坐卧归元。
日用时时擒捉,意马心猿。
常行无憎无爱,便施恩、先复雠冤。
下手处,炼冲和修补,有漏之园。
瑞气祥光深处,收神水,徐徐自没潺湲。
红锦蛇儿虽小,闲视灵鼋。
两般混成一物,现元初、性月团圆。
恁时节,礼重阳师父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