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嗟久衰,所见皆软熟。
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
古来丰镐都,气压瀍涧卜。
岂须和氏璧,自有蓝田玉。
琉璃非不佳,炯炯先夺目。
只堪供把玩,彼脆宁受触。
爱君坚重质,坐阅世翻覆。
来试法家流,因论廷尉狱。
张汤善爰书,专乱汉约束。
何尝守律令,正尔舞桎梏。
若人甚耿介,不待城旦读。
恨我无长风,送君骑鸿鹄。
风俗嗟久衰,所见皆软熟。
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
古来丰镐都,气压瀍涧卜。
岂须和氏璧,自有蓝田玉。
琉璃非不佳,炯炯先夺目。
只堪供把玩,彼脆宁受触。
爱君坚重质,坐阅世翻覆。
来试法家流,因论廷尉狱。
张汤善爰书,专乱汉约束。
何尝守律令,正尔舞桎梏。
若人甚耿介,不待城旦读。
恨我无长风,送君骑鸿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题为《杨周辅来考试刑法同在别闱刚直士也喜为赋此》。诗中,诗人感叹社会风气日益衰颓,能见到像杨周辅这样刚直的人才实属不易。他将杨周辅比作古代丰镐之地的气概,强调其品质如同和氏璧或蓝田玉般珍贵。诗人赞美杨周辅的坚定与深沉,认为他的性格不适合被琐碎之事轻易动摇,而是如同明亮的玉石,引人注目。
接着,诗人通过提及汉代法家张汤滥用法律的例子,批评那些不坚守律令而玩弄权术的人。他赞赏杨周辅的耿介性格,表示即使不用像古代那样等待严酷的考验,也能看出他的正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周辅的欣赏和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助他实现更高的抱负,就像借长风送鸿鹄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赞扬杨周辅的刚直和学识,以及对公正法治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崇尚和对人才的珍视。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
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
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
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
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
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
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
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
一石沙,几斤重?
朝载暮载将何用?
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
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
右丞相,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
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内园题两字,西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
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
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具长尸禄,仍惊数食珍。
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