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畏白日,颇喜夜气深。
空梁漏明月,桐风翻秋衾。
静然无所思,思起弹玉琴。
不弹琴中曲,独弹琴中心。
鸣蛩皆有意,能写空山音。
仰观天宇旷,星斗光萧森。
苍烟所聚处,下有阆风岑。
我欲往从之,精神远追寻。
相忘澹如此,谁知世古今。
但恐梦中去,愁境横来侵。
忧来畏白日,颇喜夜气深。
空梁漏明月,桐风翻秋衾。
静然无所思,思起弹玉琴。
不弹琴中曲,独弹琴中心。
鸣蛩皆有意,能写空山音。
仰观天宇旷,星斗光萧森。
苍烟所聚处,下有阆风岑。
我欲往从之,精神远追寻。
相忘澹如此,谁知世古今。
但恐梦中去,愁境横来侵。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的《独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心境。首句“忧来畏白日,颇喜夜气深”表达了诗人对白天忧虑的畏惧和对夜晚宁静的喜爱。接着,“空梁漏明月,桐风翻秋衾”通过描绘空寂的屋梁上洒落的月光和秋风吹动的床单,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静然无所思,思起弹玉琴”写诗人试图通过抚琴排遣内心的思绪,然而“不弹琴中曲,独弹琴中心”,表明他并非追求外在的音乐形式,而是深入内心深处的感悟。接下来,“鸣蛩皆有意,能写空山音”借秋虫的鸣叫传达出空山的幽深与寂静。
“仰观天宇旷,星斗光萧森”描绘了开阔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斗,暗示着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苍烟所聚处,下有阆风岑”进一步想象仙境般的景象,表达诗人想要追寻的精神归宿。
最后两句“我欲往从之,精神远追寻。相忘澹如此,谁知世古今”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以及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而“但恐梦中去,愁境横来侵”则揭示出诗人担心这种理想状态会在梦境中消逝,现实中的忧虑仍会侵扰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忧虑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