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夜归临皋》
《临江仙.夜归临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0)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
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縠,绉纱。
翻译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饮酒后的场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写他在东坡夜饮,醉意中醒来又沉醉,显示出他的豪放不羁。接着,“归来髣髴三更”描绘了深夜归家的情景,家童已入睡,连敲门声也无人应答,只能“倚杖听江声”,以自然之音排遣寂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俗纷扰的感慨,深感自身无法完全掌握命运,渴望从世俗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夜阑风静縠纹平”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夜晚,水面如镜,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诗人借小舟飘荡江海,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寄托了他对余生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轼豁达而又无奈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巴东夜泊

腊日辞家长作客,高歌独对寒天碧。

猎猎江风吹破裘,愁共波高一千尺。

牛口滩头霜月明,秋风亭下暮涛生。

危樯夜泊巴东县,听尽哀猿冷雁声。

(0)

秦中

陈仓北去别烟萝,漠漠神皋电转过。

天外三峰朝白帝,关中八水走黄河。

秦灰劫尽龙蛇远,汉殿春空雉雀多。

王气伯图俱灭没,终南晴翠郁嵯峨。

(0)

坐艇子渡江

浅浅瓜皮狎小舟,不将风浪怕横流。

空明恰称鸥凫性,饱看云山两岸秋。

(0)

村居·其二

兵动半天下,渐行江以南。

羌村归杜甫,精舍辟罗含。

鹤唳惊寒早,蛩吟吊梦酣。

洞庭秋色老,犒敌趁黄柑。

(0)

题顾横波桃花画卷·其一

贫随江令赋闲情,曾把胭支画晚晴。

赚得一瓶桑落酒,白门风雨做清明。

(0)

海门杂感·其二

铁瓮城东接浦江,偻船旧部本无双。

沿边不是无胡马,未筑三城已受降。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