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全文
南北朝 / 阴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怀土临霞观,思归想石门。

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

寒田获里静,野日烧中昏。

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óukōngdēnglóuwàngxiāngshī
nánběicháo / yīnkēng

怀huáilínxiáguān

guīxiǎngshímén

zhānyúnwàngniǎodào

duìliǔjiāyuán

hántiánhuòjìng

shāozhōnghūn

xìnměijīn

shāngxīnyǒuyuán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阴铿所作,名为《和侯司空登楼望乡》。通过这短短的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怀土之情与对家园的深切思念。

"怀土临霞观,思归想石门"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的景观中,看着那远方的霞光,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心中的故乡——那被称为“石门”的地方。这里的“石门”很可能是指诗人家乡的一个地名,或许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代表了诗人的根和归属。

"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继续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他看着天上的浮动云彩,望着飞行的鸟儿,心中却是对那遥远而温暖的家园无法忘怀。这里的“对柳”可能指的是诗人面对着一片垂挂的柳树,或许只是一个环境的描绘,但无疑地,这又一次强调了诗人的乡愁。

"寒田获里静,野日烧中昏"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冬天的田野因为寒冷而显得宁静,夕阳的光芒穿过柳条,投下斑驳的影子。这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最后一句,则显露出诗人的感慨。面对如此美好的风景,诗人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这份美好,于他而言,并不能带来任何安慰或益处,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无法愈合的伤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孤独感,以及面对美景时的无力感。每一句都透露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蕴含丰富感情的怀乡之作。

作者介绍
阴铿

阴铿
朝代:南北朝   字:子坚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生辰:约511年-约563年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
猜你喜欢

陈志玄挽词

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0)

钓鱼湾

家住此湾中,不出此湾里。

长日坐鱼矶,关心澹无已。

白云起前山,悠悠亦来此。

搔首对斜阳,纶竿久不理。

(0)

寄答邓明府

黄池路远近,此别遂茫然。

颜色既不接,音书空复传。

省耕春草外,退食晚花前。

闻道无留事,闲情异往年。

(0)

岁暮送郑知事之蜀二首·其一

暂尔归仍去,征衣未拭尘。

蚕丛行候火,猿峡过沾巾。

禄薄奴从懒,官闲吏苦贫。

西风吹短鬓,又逐岁华新。

(0)

赠于纳言文若

还治出西华,春城散曙鸦。

俸支常不足,客到竟如家。

古思澹流水,闲情赋落花。

朝朝垂手版,山色正当衙。

(0)

望亭舟中感怀

水国蚕桑早,春山蕨笋肥。

谁怜行路客,着尽离家衣。

村犬迎舟吠,田乌绕耜飞。

悠然望远岫,却羡暮云归。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