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
共喜春工能应候,方知节物似烹鲜。
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
好是群花应竞发,不须留待柳三眠。
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
共喜春工能应候,方知节物似烹鲜。
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
好是群花应竞发,不须留待柳三眠。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次韵闻笛》。诗中描绘了春日里山泉涓涓细流,仿佛在众山间低吟浅唱,而二月的天空中,偶尔传来雷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共喜春工能应候”表达了对春天准时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节令变化比作烹饪之鲜美,生动形象。
接下来,“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两句,诗人借旅途中的疲惫与期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相遇的珍惜。最后,“好是群花应竞发,不须留待柳三眠”则预示着春天的美好即将全面绽放,无需等待柳树三次发芽的时节,寓意着春天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时间、季节流转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
相逢京城中,幸脱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巳换。
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剪烛听寒雨,话旧过夜半。
居然消百忧,莞尔成一粲。
维子才且贤,文采甚焕烂。
起从有道徵,国光方纵观。
谓宜寘馆阁,鸿猷藉宣赞。
如何奉明命,钩考亲吏案。
黎庶乃邦本,疾痛资抑按。
要将远犹敷,可以小邑玩。
心怀简书畏,迹逐萍梗散。
席挂遇顺风,潮生失远岸。昨夕簪云盍,今朝?还判。
后会复何时,临岐重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