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无锡杨氏壶中九老图为荫北少枢作》
《题无锡杨氏壶中九老图为荫北少枢作》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

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

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无锡杨氏家中的一幅《壶中九老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九位老人相聚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人物的声名、年龄、相聚的时节以及地点的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充满生机的聚会景象。

“竹林花萼尽英耆”,开篇即以竹林与花萼为背景,象征着这些老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同竹子般坚韧不拔,花朵般绚烂多彩。这不仅赞美了他们的成就与地位,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入洛行窝又一时”,“洛”指洛阳,古代文化中心之一,这里借指聚会之地,强调了这次聚会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同时,“行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老人们的居所,隐含了他们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各有声名传日下”,点明了每位老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他们的名声远播,如同阳光普照大地,照亮了周围的世界。

“相看杖履趁春期”,描绘了老人们在春天时节相聚的情景,他们手持拐杖,穿着便鞋,轻松愉快地交流,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老人南极占星聚”,“南极”是中国古代星宿之一,象征长寿与吉祥。此处用以形容老人的长寿与聚会的祥瑞气氛,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仰与祝福。

“雅集西园入画宜”,“西园”可能是指一个园林或聚会场所,这里的“雅集”指的是高雅的聚会,而“入画宜”则意味着这样的场景非常适合被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对聚会场景的审美欣赏。

“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最后两句总结了聚会的意义与价值。它不仅增进了家乡的荣誉与家庭的幸福,也是国家文化传统中的独特亮点,强调了这种聚会对于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老相聚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重视友情、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集字联

述古期同彭不作;临风若遇惠之和。

(0)

挽任兰生公

忧国爱民公尽瘁;感恩知己我难忘。

(0)

挽彭玉麟联

公量浑浑难窥,操江辞督,清海辞侯,即从前百战肤功,任策府酬庸,等之余事;

士林殷殷乐道,书则通禅,画则入圣,更留得一痕爪印,俾湖堧志胜,添个诗人。

(0)

挽黄体芳联

劾平津去官,遭际圣明,直谏能容汲长孺;

传永嘉学派,践履笃实,时论以比陈止斋。

(0)

挽潘正亨联

三绝擅清才,能诗能字能文,一第未成留隐憾;

半生多乐事,爱友爱花爱酒,考终无疾证前修。

(0)

挽彭玉麟联

内寇虽靖,外夷复滋,若逢曾相在天,为语当年和局误;

绛灌无文,随陆不武,大惜祖生谢世,空教今日泪痕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