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通文寺,于今迹尚存。
桑沧千佛古,风雨一灯昏。
地拓峰为壁,山盘石作门。
磨崖怀昔彦,苔藓蚀题痕。
五代通文寺,于今迹尚存。
桑沧千佛古,风雨一灯昏。
地拓峰为壁,山盘石作门。
磨崖怀昔彦,苔藓蚀题痕。
这首诗描绘的是五代时期遗留下来的通文寺,尽管历经沧桑,但其遗迹依然可见。千年古桑和风雨侵蚀下的佛像,以及昏暗的一盏灯火,都展现出寺庙的历史悠久和环境的凄清。寺内墙壁仿佛由山峰削成,石门则如山峦盘旋,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融合。诗人站在磨崖前,缅怀着往昔的贤人雅士,而岁月的痕迹已由苔藓侵蚀,斑驳可见。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南法云寺的历史风貌,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与敬仰之情。
夷门上倾辽水浑,东方日出天下明。
汤盘既铭德日新,万国贡篚来燕京。
朱门霜戟崇元勋,凤毛麟角歌振振。
白弓长箭红鹤翎,紫薇垣外罗天兵。
鲲鹏变化实通津,百年圣神相继承。
正大天子寿万春,恒山风暖河源清。
爰得方召为虎臣,虎穴生子被奇文。
殿前较艺羽卫陈,弓弰拂弦霹雳声。
聚星玉版湛玄云,宣城紫毫点姓名,高门继世承天恩。
赵公智者流,乐水性其天。
居人慕公义,以公名公泉。
巉巉石齿作细穿,引渠厨屋清涓涓。
西锹东锸各有用,门前半溉桑麻田。
微雨乍添春荡漾,轻风细蹙秋沦涟。
行潦之水无根源,岂能逝者如斯川。
泉石之娱君实贤,我意爱君或不然。
东甫妖氛今未已,要君倒卷黄河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