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易缊仲尼宣,立象端知意已传。
谁道溪山是无尽,当前呈者契先天。
乾坤易缊仲尼宣,立象端知意已传。
谁道溪山是无尽,当前呈者契先天。
这首诗以“无尽意轩”为题,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首句“乾坤易缊仲尼宣”,借用《周易》中的概念,乾坤代表宇宙的阴阳二元对立与统一,孔子在此处被提及,暗示着儒家思想对宇宙观的影响。这一句通过引用经典,表达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类智慧对于理解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次句“立象端知意已传”,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象征和比喻来传达深刻意义的哲学理念。立象即建立形象或符号,以此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此句强调了形象思维在沟通和传递智慧过程中的作用,表明了通过直观的形象可以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后两句“谁道溪山是无尽,当前呈者契先天”,则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溪山在这里象征着无限的自然世界,诗人提出疑问:“谁说这无尽的溪山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诗人认为眼前的景象与宇宙的本源(先天)相契合,暗示了自然界的奥秘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表面的物质世界,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宇宙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巧妙运用,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智慧、宇宙与个体精神之间的深层关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请以连城璧,敌君明月珠。
明月之珠安所如,鬻价双环千万馀。
灵蛇蚌胎相对烨,小星大星纷天衢。
道逢磊落见吾子,楚水吴山石齿齿。
鄱阳十月风气寒,夜静蛟龙不敢起。
蛟龙奋跃从东来,汉武秦皇安在哉。
联翩注弩三千士,破浪直射吼奔雷。
英雄驾驭赫神祖,手戮鲸鲲混区宇。
当年战骨乱如麻,祇今夜夜号风雨。
浩浩长江万里流,秣陵王气胜中州。
采桑岐陌知谁是,夫婿青丝坐上头。
鸳鸯片片成双瓦,参差绿架绾春愁。
圣主当轩朝策士,匹马长安暂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