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东风零雨频,晓来料峭寒著人。
人言天事不可测,欲回暮春成早春。
花红柳绿皆自若,一气变化宜有神。
漆园老人惜光景,求术却老无声影。
忽闻春有再韶时,亦觉身当还壮境。
花前一酌心熏然,敢道朱颜非少年。
清明东风零雨频,晓来料峭寒著人。
人言天事不可测,欲回暮春成早春。
花红柳绿皆自若,一气变化宜有神。
漆园老人惜光景,求术却老无声影。
忽闻春有再韶时,亦觉身当还壮境。
花前一酌心熏然,敢道朱颜非少年。
这首诗《春寒(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描绘了春天寒冷的景象与诗人对此的独特感悟。
首句“清明东风零雨频”,描绘了清明时节,东风吹拂,细雨绵绵的情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晓来料峭寒著人”进一步点明了清晨的寒意,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人言天事不可测,欲回暮春成早春”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暗示了春天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尽管人们希望将晚春变为早春,但自然规律难以改变。
“花红柳绿皆自若,一气变化宜有神”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朵鲜艳,柳叶青翠,这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仿佛是天地间的一种神妙安排。
“漆园老人惜光景,求术却老无声影”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但这种追求似乎在无声中消失,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遗憾。
“忽闻春有再韶时,亦觉身当还壮境”则是诗人在寒冷中意外发现春天的温暖,仿佛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感觉,充满了惊喜与希望。
最后,“花前一酌心熏然,敢道朱颜非少年”以饮酒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信,即使年华已逝,但心灵依然年轻,充满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