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二》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累石凌空起,登临望八寰。

置身红日表,托足白云间。

兄弟同携手,乾坤一解颜。

莫云天路远,此地可跻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累石凌空起”,以“累石”象征着三元塔的雄伟,它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登临望八寰”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塔顶俯瞰大地的豪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置身红日表,托足白云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诗人置于太阳之上,脚踏白云之中,既展现了塔的高度,也寓意着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接下来,“兄弟同携手,乾坤一解颜”两句,不仅描绘了与兄弟一同登高的欢乐场景,更蕴含着对天地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莫云天路远,此地可跻攀”两句,以“天路远”反衬出“此地”的可贵,鼓励人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应勇于攀登,追求更高的目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听诵孟子三乐章

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

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0)

立秋

茅屋秋风已满林,老怀却忆少年吟。

丈夫壮志今何似,空感平生灯火心。

(0)

德政歌

我忆弦歌武城宰,流风馀韵今安在。

卓哉吕侯英妙年,碧梧翠竹何娟娟。

却金海隅光使节,寒露玉壶浸霜月。

牛刀小试鸣南州,长天雕鹗横高秋。

丹诚烱烱慈仁父,反风灭火并伏虎。

琴堂有教肃簪裾,犴狱虽设期空虚。

南邻北里童与冠,含哺鼓腹相泮涣。

春郊桑柘涨丛丛,秋原禾黍迷西东。

邻封野人拜佳政,乐与舆人共涵泳。

桃李阴阴清昼长,牙签玉轴森琳琅。

列圣群贤屹相向,蓍龟指南如视掌。

河海何曾择细流,泰山固不辞土壤。

百尺竿头事若何,濯缨一曲沧浪歌。

(0)

忆前年今日

前年今日达龙湾,人在沧江杳霭间。

夜傍石头城系缆,旧游触目是乡关。

(0)

游三峰尖

晴明又喜蹑云烟,旧迹来游兴浩然。

心事满怀题不尽,长吟回首五云边。

(0)

蔗林

梦回夜半候鸡声,时听舟人问水程。

明发扬舲过百里,好山却看故乡青。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