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传到耳,雪意尽穷冬。
气味闲相惬,形骸病见攻。
冷呵诗笔冻,寒啜酒醅醲。
且剧红炉饮,行闻古寺钟。
雨声传到耳,雪意尽穷冬。
气味闲相惬,形骸病见攻。
冷呵诗笔冻,寒啜酒醅醲。
且剧红炉饮,行闻古寺钟。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独特的氛围与诗人细腻的感受。首句“雨声传到耳,雪意尽穷冬”以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切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寒冷的冬日场景中,雨声与即将到来的雪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接着,“气味闲相惬,形骸病见攻”两句,诗人通过嗅觉和身体感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闲适的气息与病体的不适形成对比,但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似乎也找到了某种平衡与和谐。
“冷呵诗笔冻,寒啜酒醅醲”则展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创作来对抗寒冷。诗笔在冷气中凝滞,而酒则是温暖的慰藉,诗人借酒助兴,激发灵感,继续创作。
最后,“且剧红炉饮,行闻古寺钟”两句,诗人邀请读者一同享受冬日里的温暖时光——围坐红炉旁,品茗饮酒,同时还能听到远处古寺悠扬的钟声。这不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冬日独有的魅力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兵尘起淮甸,烽烟到闽陬。
郡邑多失守,田里谁为谋。
不有英俊人,孰忧我民忧。
明公济时士,义气横清秋。
乡闾归保障,民瘼赖以瘳。
履亩得公道,团兵有良筹。
枌榆青樾繁,桑麻绿阴稠。
遂令东乡民,耕凿乐休休。
鸾凤肃仪羽,枳棘难久留。
行将奋鹏翮,万里云路脩。
捲海洗炎暑,沛泽均南州。
梅之所,梅之所,不在罗浮之村、西湖之屿,乃在淮左竹西最佳处。
主人治地斸云根,纯种寒芳托幽趣。
翠禽呖呖月沈山,玉笛愔愔霜绕树。
嗟梅之所兮,谁争子所。
昔时金谷桃李园,倏忽春荣安足数。
何时天雪新霁道少人,邛竹扶持老夫去。
百壶清酒十首诗,造君梅所谁宾主,醉倒参横楚天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