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真丈夫,不独文章伯。
江南兵未解,主忧臣惨戚。
公愿纾其难,苦求使上国。
庶获一言伸,少息苞茅责。
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
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天子叱在殿,诮让雷霆赫。
公亦从容对,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遗直。
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
徐公真丈夫,不独文章伯。
江南兵未解,主忧臣惨戚。
公愿纾其难,苦求使上国。
庶获一言伸,少息苞茅责。
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
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天子叱在殿,诮让雷霆赫。
公亦从容对,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遗直。
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
这首诗描绘了东海徐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忠诚形象。徐公不仅文章出众,且有真丈夫的气节。在江南战争尚未平息之时,他主动请缨,以解国之忧患。此情此景,触动君心,让人感到叹息。
诗中“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君王对徐公的感慨与赞赏之情。然而,在朝堂之上,天子虽有诮让,但徐公从容以对,神色不渝,这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正是古人所推崇的“仁者必有勇”的典范。
最后,“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则表明诗人宋庠在鉴赏徐公之时,更注重于其忠义品格,而非文章才能。全诗通过对徐公的赞颂,勉励君心,希冀国之德泽广被。
这是一首充满了忠义与赞美的情感深度,体现出古人崇尚忠诚、勇敢以及文学修养的传统文化价值。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