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顾层台上,澄清竟若何。
大都天地阔,不辨水云多。
棹转争飞鸟,宵鸣听巨鼍。
此时无限意,万里壮关河。
指顾层台上,澄清竟若何。
大都天地阔,不辨水云多。
棹转争飞鸟,宵鸣听巨鼍。
此时无限意,万里壮关河。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邃的人文情感。首句“指顾层台上”以动态的手法开篇,仿佛引领读者站在高处,俯瞰层层叠叠的景观,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接着,“澄清竟若何”一问,引人遐想,澄清的景象究竟如何呈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
“大都天地阔,不辨水云多”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强调了天地之广阔,水云之繁多,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宏大,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接下来,“棹转争飞鸟,宵鸣听巨鼍”则将视角转向动态的自然现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划过时与飞翔的鸟儿竞相追逐的场景,以及夜晚巨鳄的鸣叫,既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又增添了神秘与威严的氛围。
最后,“此时无限意,万里壮关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所感受到的丰富情感与深远意境,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台湾八景之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