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见一十首·其八》
《阅见一十首·其八》全文
金 / 边元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轻莲素质澹萧萧,叶密溪深未可招。

雨暗兰舟人去后,却容白鹭逞风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夏日荷塘景象。首句“轻莲素质澹萧萧”以“轻”、“素”、“澹”三字,生动地刻画了荷花的轻盈、洁白与淡雅之美,仿佛在晨光中轻轻摇曳,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萧萧”二字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荷叶时的轻柔。

接着,“叶密溪深未可招”一句,通过“密”和“深”两个词,展现了荷叶的茂盛与溪水的幽深,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深远,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这里“未可招”三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含蓄地流露出了一种难以触及、只能远观的遗憾之情。

“雨暗兰舟人去后”一句,将视角从静态的荷塘转向动态的情景,通过“雨暗”描绘了雨天的朦胧氛围,而“兰舟”则借用了传统意象,象征着轻盈的船只,与前文的“轻莲”相呼应。这一句通过“人去”二字,巧妙地引入了情感的转折,似乎在说,当人们离去后,只有雨中的荷塘与白鹭相伴,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寂寥的意境。

最后,“却容白鹭逞风标”一句,以“却”字转折,引出了画面的高潮。白鹭在雨后的荷塘中自由飞翔,展现出了它们独特的风姿与优雅,与前文的“未可招”形成对比,突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由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边元鼎
朝代:金   号:“三边”   籍贯: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   生辰: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
猜你喜欢

早朝

鸡唱平明下玉楼,鹓行初定佩声收。

光摇云殿金莲起,曙转星河瑞影流。

翠羽扇回分凤翼,紫烟香满拥螭头。

不才地隔惭疏远,几度天阶近冕旒。

(0)

梅仙山奉次李古冲宪长春霭凭栏之赠抚昔人之遗踪感高怀于莫既悲怅自失不觉有言·其一

春含翠筱密如城,江拥晴岚蘸水明。

云护虹亭无客到,石藏丹井为谁清。

章缝却向青山老,羽翮空怀白日生。

别后松枝如寄折,报君惟有岁寒盟。

(0)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荅·其一

燕台几见此花开,急管繁弦处处催。

篱下白衣虽寂寞,尽教明月照深杯。

(0)

送少参漆公还朝

霜清木叶下庾关,却指金茎杳霭间。

官列琐闱知地重,功收溟海见时艰。

仙山多暇方联步,宣室无端又召还。

北阙恩深犹未报,因君长梦紫宸班。

(0)

人日督府参军卢周王三子见过

买棹欲从沧海去,因思联句对参军。

谢家池上怜芳草,汉畤台边见白云。

数为长斋开酒禁,不缘狂墨换鹅群。

正逢人日晴难得,三径风流待使君。

(0)

答张助甫塞上寄怀·其二

建节何年出武威,玉关不断羽书飞。

颇闻熊耳收金甲,犹自天山卧铁衣。

前席再承宣室召,滞游应待茂陵归。

黄山白岳堪招隐,不似长安有是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